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密资产及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监管机构在应对这一新兴领域时,既要保障金融安全,也需推动创新发展。2025年4月,美联储正式宣布撤销此前针对银行在加密资产及美元代币活动方面的指导意见,此举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核心机构,美联储的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监管思路的转变,也为金融科技领域尤其是数字货币的应用指明了新的方向。美联储曾于2022年发布指导,要求州成员银行在开展加密资产相关业务前需提前通知监管机构,此举旨在加强对银行可能面临风险的提前掌控,确保风险可控。然而,随着数字资产领域快速演进,原有指导显现出一定的限制性和僵化性,反而可能影响银行在创新技术上的积极性。
此次美联储的政策调整,表示将不再要求银行提供加密资产业务的提前通知,而改为通过正常的监管流程进行监督。这意味着监管更加灵活,也更注重风险动态监测而非事前干预。此外,美联储还宣布撤回2023年关于美元代币业务的非反对监管流程指导,从而使银行在这一领域能获得更宽松的操作空间。有趣的是,美联储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手,与货币监理署(OCC)一道撤销了2023年联合发布的两份文件,这两份文件曾就银行加密资产相关活动提出指导,这一协调动作显示了多家联邦监管机构在数字资产监管上的一致调整。货币监理署近期宣布,将不再将“声誉风险”列为监管重点,这一变化标志着监管部门更加注重金融活动本身的实际风险,而非可能的公众舆论。这有助于消除银行在参与加密资产业务时的顾虑,鼓励其根据业务本质、合规要求和风险管理来开展业务,而非担心外部声誉压力影响监管判断。
美联储明确指出,虽然撤销了部分指导,但仍期待银行保持严格的风险控制,确保业务合规稳健,不因宽松监管而放松对风险的警惕。 此举体现出监管机构希望在保护金融体系安全和促进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加密货币及相关数字资产本质上带来了高波动性、技术风险和合规挑战,但也为跨境支付、金融包容性和资金效率提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此次政策调整从监管角度释放了信号,鼓励银行探索加密资产及数字货币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稳定币支付、数字资产托管等创新服务,助力产业升级。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美联储的动作代表了政府层面对数字资产监管逐渐理性化和务实化的体现,未来有望出台更加明确、细化且灵活的监管框架,帮助银行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有序进入数字资产市场。金融科技企业和区块链创新公司也将受益于更为开放的环境,有利于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
此次撤销指导同时也提醒银行加强自身的合规及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对数字资产市场的了解和把控能力,确保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稳健运营。美联储未来将与其他监管机构一道,继续评估数字资产领域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监管政策,为整个银行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探索提供支持。对于投资者和普通公众而言,这释放出数字资产逐步走向主流金融体系、获得更正规监管支持的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推动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总之,美联储宣布撤销部分针对银行加密资产及美元代币业务的指导,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在适应数字经济挑战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监管机构从过往较为谨慎、限制较多的态度,转变为更加开放、动态的监管思维。这不仅为银行参与数字资产业务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数字金融生态的创新和完善贡献了经验。
未来,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演进,以及监管框架与时俱进的完善,数字资产有望在安全、合规的条件下,释放更大潜力,推动全球金融行业迎来更加智能、便捷和普惠的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