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选举的战场上,筹款策略往往决定着候选人的成败。近年来,小额捐赠者的力量日益凸显,成为了政治生态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最近在这场小额捐赠的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她成为民主党的候选人以来,其竞选团队累计筹集了超过5.4亿美元的资金,其中超过2亿美元来自小额捐赠者。 哈里斯的筹款壮举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她的竞选因乔·拜登(Joe Biden)的退出而迅速升温后。根据哈里斯的竞选团队提供的数据,截至8月20日,她的筹款中有大约42%来自63.1万名小额捐赠者,而小额捐赠被定义为每笔捐赠在200美元以下。与之相比,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竞选资金中仅有32%来自小额捐赠者,显示了哈里斯在这一领域的优势。
小额捐赠的崛起在美国政治中并非偶然。这一趋势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息息相关。首先,社交媒体及在线筹款平台的普及使得筹款方式变得更加高效且便捷。哈里斯利用这些工具成功吸引了大量普通选民,推动他们参与到她的竞选活动中。此外,近年来许多候选人将自己塑造成“外来者”,强调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使得普通选民更愿意通过小额捐款来表达支持。这种现象在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奥巴马(Barack Obama)的竞选中已有明显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哈里斯在小额捐赠方面表现出色,但她仍然需要面对来自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s)长久以来形成的强大资金支持。这些超级PAC往往依赖于大额捐款,给那些挑战体制内候选人的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依靠小额捐赠者的策略不仅为哈里斯的竞选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也赋予了她更大的政治独立性。 根据“开放秘密”(Open Secrets)的一项研究发现,小额捐赠者通常更具代表性,其中女性和少数族裔的比例相对较高。在哈里斯的支持者中,有着更多的年轻女性和不同种族背景的选民,这无疑使她能够在面对极具挑战性的选举环境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和支持基础。此外,进行政治捐赠的普通选民往往对于候选人的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
这也与哈里斯在竞选中强调的多个议题相契合,使得她能够深入人心。 从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筹款情况来看,各党派候选人共计筹集了约15亿美元的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哈里斯的成功显得尤为突出。她的团队报告称,在民主党全国大会期间,仅在8月19日至8月22日的短短几天内,便成功筹集了8200万美元,这这一记录在历次总统竞选中前所未有。哈里斯的竞选经理詹·奥马利·迪伦(Jen O’Malley Dillon)表示,这是任何总统竞选活动在这样的时间框架内所达到的最高筹款额。 与特朗普相比,尽管其也在小额捐赠方面表现良好,哈里斯依然在整体筹款上领先。
特朗普在7月底的报告中显示其筹款额为2.65亿美元,而哈里斯则已超过4.89亿美元。这一差距有可能影响选民的看法,尤其是在许多选民更加关注候选人是否能够不受大金主影响,代表普通民众的声音时。 当然,哈里斯也并非没有挑战。尽管小额捐赠的比例上升,但与奥巴马2008年竞选时的小额捐赠比例相比,哈里斯仍略显不足。奥巴马在其初选期间的筹款中,约有44%的资金来自小额捐赠者,而在其连任时,这一比例更是接近50%。这种历史背景不仅为哈里斯的竞选活动树立了高标准,也让她在小额捐赠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
小额捐赠者的崛起并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而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政治变革的体现。在这一背景下,哈里斯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选民对于政治透明、求变者的渴望。尽管政治资金的巨大差异仍在持续,但在哈里斯的成功背后,是数十万普通公民愿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他们心目中的候选人。这使得她的竞选不仅仅是争夺职位的经济角逐,更是民意与价值观的较量。 展望未来,如何在维持小额捐赠者的支持的同时,继续吸引更多普通选民、加强与选民之间的联系,将是哈里斯及其团队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她的筹款成功不仅构成了她竞选的资金基础,还为她塑造政治形象提供了机会。
在接下来的竞选中,能否将这种支持转化为更广泛的选民基础,将是决定她能否胜出的关键所在。 在复杂多变的美国政治舞台上,哈里斯的胜利并非偶然,而是她策略上的成功和对新时代政治动态的敏锐把握。随着选举日的临近,这场围绕小额捐赠的斗争将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愈演愈烈,成为引领选民投票的重要力量。无论结果如何,哈里斯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必将对未来的政治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