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本市场日益关注人工智能(AI)技术潜力与发展之际,阿波罗全球管理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发出警告,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热潮孕育着更为严重的市场泡沫,甚至可能超过1999年互联网泡沫的规模。斯洛克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以英伟达、微软、苹果等为代表的少数顶尖科技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未来一旦泡沫破裂,将可能引发巨大市场震荡。 人工智能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技术领域,从自动驾驶、智能助理到医疗诊断和工业自动化,其潜在价值和变革力量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然而,斯洛克透过对标普500指数前十大公司的12个月预期市盈率(P/E)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公司的估值已经远远脱离了实际盈利能力。尤其是在投资者大量押注AI带来“世界级突破”及“万亿级节约”的预期下,股价上涨的动力更多依赖于市场情绪和未来想象,而非坚实的财务指标和现实业绩。 与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相比,当时市场中存在大量尚未盈利的初创科技企业,这些公司的估值多半基于概念和潜力,风险极高。
而如今,虽然顶尖科技巨头普遍盈利,但其高企的估值倍数以及市场对AI潜能的过度乐观,使得整体泡沫风险丝毫不减。斯洛克强调,当前前十大公司的市盈率水平超过了互联网泡沫的顶峰,这表明市场正处于极端高估状态。 这种高估值状态的延续,一方面受到技术创新的推动和企业盈利前景的乐观预期催化,另一方面也与投资者追逐高成长股、低利率环境下的资金宽松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仍面临通胀压力和增长放缓的复杂背景下,资金大量涌入高科技股使得市场结构趋于集中,整体指数虽然攀升,但上涨动力主要来自少数几只明星股,这种“集中度高”的现象使得市场风险集中分布,一旦头部公司遭遇挫折,可能迅速波及整个资本市场。 此外,斯洛克也指出,类似于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对经济的深远影响,人工智能泡沫一旦破裂,同样可能引发资本大幅回撤、投资信心崩塌甚至引发更广泛的经济波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AI领域的市场炒作不仅集中于少数传统科技巨头,也延伸至新兴的AI初创和相关服务企业,虚高的估值和不切实际的市场预期可能导致连锁反应。
除了斯洛克的警示外,其他知名业界人士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及资深科技企业家汤姆·赛贝尔同样表达了类似担忧。市场对AI的过度乐观容易促使泡沫结构迅速膨胀,若投资者不保持警惕,盲目跟风追涨,这一波资产泡沫最终破裂的风险极大。 投资者应如何应对当前的AI泡沫危机?首先,需要理性分析企业的基本面,区别真正具备技术领先与盈利能力的企业与纯粹依赖概念炒作的“小白鼠”企业。其次,分散投资、避免过度集中于少数个股,可以减轻单一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此外,从长远来看,投资应关注技术应用的实际场景和商业化路径,而非单纯追逐短期股价波动。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无疑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带来的变革将深刻影响产业结构与社会生活,但正如营销过度的互联网泡沫所示,市场理性和风险意识始终不可忽视。
阿波罗首席经济学家的警告提醒我们,当前AI股票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投资者需谨慎对待潜在的市场调整风险。 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理解和识别市场泡沫,保持投资理性,将是避免财富受损的关键。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固的技术和商业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实现其革命性价值。投资者应警惕泡沫风险,注重长期价值的挖掘与积累,为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时代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