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劳动力市场展现出强劲韧性,尤其是最新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下降至八周低点,显著提振了美元走势。美元指数(DXY)随之上扬,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信心以及美联储维持甚至加息货币政策的预期。综合来看,美国就业数据的积极表现不仅是经济健康的直接体现,也从根本上支持了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最新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了5,000人,降至227,000人,远优于市场预期的235,000人。这一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企业招聘活动保持活跃。然而,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却有所上升,达到1.965百万人,创下三年半高点,表明一些失业者仍面临再就业困难。
这种双重数据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复杂性,既显示出新职位创造的速度加快,也暗示部分劳动力转移或技能匹配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有持续救济人数的增加,但整体就业趋势依旧有利于经济增长。强劲的就业数据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在近期货币政策会议上调整利率的可能性趋于谨慎。目前,市场仅定价约7%的可能性会在7月29日至30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种预期的下降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表现的乐观态度。与此同时,较高的美国国债收益率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吸引力。
收益率的上升提高了美元资产的相对回报率,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支持美元持续走强。相比之下,欧元兑美元汇率受到美元走强和欧洲经济数据疲软的双重压力。意大利5月工业生产环比下降0.7%,远超市场预期的0.2%的跌幅,加剧了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的担忧。欧央行在7月24日的政策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被市场估计约为3%,显示出欧洲货币政策空间有限,难以对经济提供更大支持。受此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近期跌至两周低点。与此同时,日元也面临多重压力。
日本6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仅上涨2.9%,为近十个月以来最低涨幅,令市场对日本央行(BOJ)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进一步降低。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提高对日产品的关税,市场对日本经济前景产生忧虑,担心这将拖累其出口表现和整体经济增长。此外,日本即将于7月20日举行的上院选举,双方主要政党提出现金补贴和减税承诺,引发了市场对日本财政恶化的担忧,进一步打压日元。与货币市场形成对比的是,贵金属价格也因全球经济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而逐渐走高。黄金和白银等传统避险资产吸引了大量买盘,尤其是在美国贸易政策引发市场波动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八个月增持黄金储备,6月份达70,000吨,进一步支撑了全球金价的上涨动能。
综合来看,美元因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利好以及较高国债收益率而表现强劲,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欧元和日元则受到各自经济体内在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制约,表现相对疲软。贵金属等避险资产的升值则反映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风险的关注。在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美元的强势不仅体现了美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也显示了投资者偏好及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未来,美国就业数据及通胀走势将继续成为影响美元以及全球资本流动的关键变量。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动态、全球贸易政策走向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数据,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
当前阶段,美元的强势可能对新兴市场和出口依赖型经济体产生压力,同时为进口成本和通胀带来一定影响。各国央行和政策制定者也需衡量美元走势带来的外部冲击,调整自身宏观经济策略。总之,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体现了经济复苏的持续动力,成为美元走强的根本原因。面对全球经济错综复杂的局面,理解和分析就业数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有助于投资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做出更加准确和有效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