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极端主义者声称“以太坊正处于死亡漩涡”,原因如下 在加密货币的世界中,竞争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各个币种、不同的社区和众多的投资者常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展开激烈的辩论。最近,比特币极端主义者弗雷德·克鲁格(Fred Krueger)针对以太坊(ETH)的猛烈抨击再一次点燃了这场争论。他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言论,声称以太坊正处于“死亡漩涡”,并用一系列的数据和论据来支持他的观点。 克鲁格在一条推文中指出,以太坊当前的年度费用收入仅为7300万美元,这一金额远不足以覆盖网络的通货膨胀,更无力支撑其300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他甚至认为,以太坊的真正价值可能在30亿美元左右,而这一数额也许仍然显得过于慷慨。
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以太坊社区内。 与比特币相比,克鲁格认为以太坊的金融模型存在严重缺陷。他指出,比特币通过“硬工作证明”(Proof of Work)机制自身产生价值,类似于黄金。这一机制可以被视为比特币的“货币”属性。相比之下,他认为以太坊并不具备这样的内在价值。此外,克鲁格认为以太坊的网络在经历了“合并”(Merge)升级后,表现不佳,尤其是其日收入在2024年下降了90%以上,这为其“死亡漩涡”的论点提供了更多的佐证。
随之而来的,是克鲁格对以太坊未来的悲观预测。他提到以太坊的交易成本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在Layer-2解决方案上,这一点让不少用户感到不满。与此同时,以太坊基金会为维持运营所需的巨额支出也让人对其可持续性产生了质疑。这些因素被克鲁格视为以太坊面临困境的证据。 这些言论显然不是孤立的。加密货币领域的比特币极端主义者们,如马克斯·凯瑟(Max Keiser),也支持这一观点。
凯瑟曾在另一场合表示,以太坊“将走向零”,并且认为以太坊缺乏商品的地位和与比特币相较的真正去中心化。他们的共识似乎是,比特币的地位无可替代,其他币种特别是以太坊都无法与之匹敌。 然而,这一切争论的对立面是以太坊社区和其支持者们的反驳。在以太坊的世界中,很多人认为,其技术的先进性和智能合约的能力使其在未来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曾多次强调,以太坊不仅仅是一种加密货币,更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他们认为,以太坊的未来取决于其生态系统的扩展,而这种扩展正在稳步进行中。
对此,卡尔达诺创始人查尔斯·霍斯金森(Charles Hoskinson)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将比特币比作一种“宗教”,而非一个“生态系统”。霍斯金森警告,如果比特币不能跟上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那么它可能会失去市场地位,类似于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失去的优势。他认为,尽管比特币作为一种价值存储手段表现良好,但其生存仍然依赖于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支持和发展。 言论的分歧无法消散,但无疑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讨论。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开始关注这场围绕以太坊与比特币的对决,尝试理解其中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他们来说,判断两个主要加密货币的未来将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市场的波动也使得所有参与者都感到紧张。近期,比特币的价格在67588.81美元附近波动,而以太坊的价格则在2611.39美元左右。尽管比特币在价格上表现出一定的抗跌能力,但以太坊出乎意料的低迷状态,尤其是在整个市场地位的对比之中,让不少人对其未来感到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比特币极端主义者的论调振振有词,但市场并非如他们所描述的那样黑白分明。实际上,加密货币市场随着技术的创新而不断进化,新的应用、解决方案和生态系统的建立,可能会影响到这场争论的走向。
特别是随着Layer-2解决方案的崛起,以太坊在可扩展性和交易速度方面的突破,或许将再次改变人们对以太坊的看法。 是否“死亡漩涡”的说法会成为一种事实,仍需时间的验证。不过,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每一个声音、每一条论据都有可能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无论如何,对于热爱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人来说,这场关于以太坊和比特币的辩论注定将会继续,而它的结果,也将影响未来整个加密世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