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知名说唱歌手坎耶·韦斯特在X平台(前称Twitter)公开分享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截图,揭示他收到一份“虚假迷因币”的推广邀约。这份邀约不仅承诺高额回报——先付75万美元,随后16小时后额外支付125万美元,累计200万美元的酬金——更包含了一条令人不寒而栗的要求:推广帖发布8小时后必须声称账号“被黑”,以掩盖整个骗局的真实面目。韦斯特在拒绝这项提议时强调:“我拒绝骗我的社区。”他此举不仅彰显了个人诚信,也引爆了社交媒体上一场关于名人账号被黑事件背后真相的广泛热议。 近期,多位知名艺人如德雷克和Doja Cat等人账户被“黑”,并发布涉及Solana区块链的迷因币广告,而这些币种多被证实毫无价值,甚至涉嫌诈骗。尤其是去年12月,德雷克的账户被黑后发布了Solana基础的$ANITA迷因币推广,该币在曝光前诱导投资者交易金额超过500万美元。
坎耶·韦斯特在质疑当前大批名人账号接连遭黑的“巧合”同时,他的爆料引发网友猜测:这些所谓的“黑客攻击”,极大可能是幕后团队预谋的骗局,以名人影响力为载体,推高毫无价值的加密货币价格,从中牟取暴利。 名人的社交账号因拥有巨大的粉丝基础与高度信任,一旦发布信息便能迅速引发关注。诈骗团伙正是瞄准这一点,设计各种“黑客攻击”脚本,借助名人影响力制造虚假繁荣,诱骗大量散户投资者跟风买入。与此同时,诈骗者还要求在一定时间后发布“被黑”声明,避免法律追责和社交平台封禁,利用公众的同情心试图掩盖商业诈骗事实。业内专家指出,这种“被黑骗币”的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加密领域最隐蔽但又高效的诈骗手法之一,造成群众资金巨大流失,甚至影响整个数字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 数字货币自诞生以来,以其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的特点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创新项目,但其监管滞后和技术复杂性,也被不法分子利用。
尤其迷因币类数字资产,依赖名人效应与网络热点快速拉升价格,波动剧烈且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本身就存在极大风险。在名人账号被频繁“被黑”导致虚假迷因币推广的云云事件背后,暴露出数字货币市场监管缺失的短板与投资者防范意识的不足。 要遏制此类骗局,首先社交平台需加强账号安全管理,提升技术防护能力,防止黑客入侵。同时,应增强对虚假信息的识别与打击,完善投诉和追责机制。名人本人也应提升安全意识,避免盲目接受代言和推广,切实保护自身及粉丝利益。监管层面应加快针对数字货币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推广责任,规范交易市场,严厉打击骗局和洗钱活动。
投资者自身也不可盲目跟风,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资产知识,理性判断项目价值,警惕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高息、快速获利承诺。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此类骗局对公众的伤害,维护健康有序的数字经济生态。 在坎耶·韦斯特爆料事件中,他还主动尝试联系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表达希望获得“加密货币界的直接联系”,显示出名人对数字资产领域依然抱有一定期望与关注。此举或许预示着更多名人将理性参与加密产业,而非被动成为骗局的牺牲品。 总体来看,迷因币骗局及名人账号被黑风波,揭示了当下数字货币安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也提醒业界及大众必须筑牢防线,加强监管,强化投资者教育。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法制完善,数字货币市场有望走向更为透明和规范,但在这一进程中,公众的警惕和智慧尤为重要。
坎耶·韦斯特此次的勇敢公开,不仅点醒了众多粉丝,更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