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标普500指数表现强劲,尤其是自2022年熊市低点以来,到2025年中已经累计上涨超过76%。股市连日创新高的景象让投资者既振奋又忐忑:当指数站在历史最高点时,是该积极增持股票,还是谨慎观望为好?许多投资者担忧市场泡沫和潜在的调整风险,害怕在高位买入后陷入亏损。然而,回顾历史,投资者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一定的规律和启示。首先,要理解标普500指数创出新高的频率。自1957年扩容至500只股票以来,标普500指数平均每20个交易日就会刷新一次收盘历史纪录。这说明指数创新高并不罕见,市场整体在长期趋势中是向上的。
如果相信经济增长、企业盈利和科技进步等基本面因素,股市创新高正是投资机会的体现。尽管市场不会直线上升,会伴随着周期性波动和阶段性回调,但总体来看,投资股市的长期收益通常是积极的。例如,从1929年开始统计,投资者在标普500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的当日买入,接下来的十年平均总回报率高达205%,远远高于其他时间点买入的137%。这一数据表明,在指数创新高时入场,并非盲目追高,而是具备较强的历史合理性。另一方面,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可忽视。标普500的过去也出现过停滞甚至长期熊市阶段,如日本股市自1989年见顶后长达三十四年未能重回巅峰,美国市场在2000年至2013年间大部分时间处于历史高点之下。
这提醒投资者,单纯以指数位置判断买入时机存在局限。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地缘风险等因素尤为重要。当前全球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中东和欧洲的国际冲突,这些因素短期内可能给股市带来波动和下行压力。但同时,市场惯性和上涨趋势往往使新高阶段的涨势持续,反映投资者预期经济继续扩展和企业盈利增长。加之,标普500指数涵盖了广泛的行业和企业,分散投资降低了单一板块或公司风险,对于追求稳健回报的长期投资者具有较高吸引力。此外,近年来市场上涌现了许多投资机会,某些优质股票甚至表现优于整体指数。
对于投资者而言,重点不应仅仅聚焦于指数的位置,而更应关注企业基本面和成长潜力。在指数整体走高时,精选具备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的个股,往往能够实现超额收益。投资策略上,定期定额投资能够有效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通过“摊平成本”分散买入时间点风险。即便在指数创新高的时期持续买入,也能享受复利增长优势。与其试图准确预测市场顶点,不如采取长期持有和资产配置方式,让资金在较长时间内获得回报。历史经验显示,市场在创新高阶段不仅频繁,而且往往是下一个上涨周期的起点。
投资者不宜因短期波动和恐惧而错失成长机会。通过理性分析、分散投资和关注个股选择,适当买入股票在指数创高时同样具备合理性和潜力。简言之,标普500指数达到历史新高点虽引发投资者担忧,但从长远和历史视角看,是积极信号而非风险预警。市场涨势背后反映经济、科技和企业盈利的增长趋势。结合宏观环境和个股基本面,科学制定投资计划,能够帮助投资者在当前市场环境中获得理想回报。任何投资决策均需注意风险,并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调整,构建多元化且稳健的投资组合。
在波动与机遇并存的股市中,耐心与智慧是投资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