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公司近日宣布,因美国对进口车辆及关键原材料如钢铁和铝的关税持续升高,其全年关税对利润的影响预期将超出先前估计,导致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近3%。这一消息不仅引发投资者的担忧,也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反映了当前全球贸易政策变动对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深远影响。福特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透露,公司因关税导致的调整前税前利润损失约为8亿美元,虽然相比部分竞争对手而言,这一数字相对较低,但其更正了影响指标,表明关税对利润的冲击更加明显。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公司与白宫保持每日密切沟通,力图争取降低零部件关税成本,以减轻对整体盈利的压力。他指出,针对关税问题的谈判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未来可能带来一定的积极变化。与此同时,首席财务官雪莉·豪斯表示,由于美国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货物的关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多时,加上钢铁和铝的关税较为严峻,福特不得不调高对全年关税损失的预估范围,将损失上调至30亿美元。
福特位于密歇根迪尔伯恩的总部透露,将发布2025年全年业绩指导,预计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将在65亿美元至75亿美元之间,较年初预测的70亿美元至85亿美元有所下调。跌幅显示关税对利润的侵蚀实质性增强。该季度,福特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1%,至37美分,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32美分的平均预期。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达到502亿美元,然而净亏损达3600万美元,主要因取消三排座电动SUV项目的特别费用和一宗价值5.7亿美元的召回相关的服务费用支出。福特通过积极的促销策略成功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其“零首付、零利息、首三个月零月供”的销售活动大受欢迎,有助于提振销量和收入增长。然而,分析师指出,尽管收入表现强劲,但利润率压力依然严峻,成本风险难以完全遏制。
附属研究机构CFRA的分析师加勒特·纳尔逊指出,福特的定价能力体现了其市场竞争优势,但成本上涨和关税加重了企业运营负担,持续压缩盈利空间。福特目前面临的形势凸显全球贸易摩擦对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影响。美国政府针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金属的大幅关税,旨在保护本土制造业,但也使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成本激增。福特凭借强大的本土制造基础,相比其他竞争者在关税负担上稍显缓冲,但毕竟无法完全摆脱这一外部压力。此外,汽车行业正处于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期,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成本持续攀升,加上关税压力,企业财务面临双重挑战。福特取消一款三排电动SUV项目的决策,反映公司战略调整,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不必要的亏损。
与此同时,福特对未来市场的展望依然谨慎乐观。管理层表示,积极推动与政府的协商,争取未来下调或取消部分关税,长远来看有助于缓解盈利压力。同时,福特将持续强化国内制造,同时探索把握电动汽车新机遇,强化供应链灵活性和成本控制。行业观察人士认为,福特的回应措施及财务调整展示了企业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灵活性和决心。未来全球贸易环境若能趋于稳定,福特及其他汽车制造商有望恢复盈利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投资者应关注福特在技术创新及市场策略上的持续投入,这将决定其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的未来竞争力。
本次福特宣布调高关税损失预期及随之的股价下跌,再次提醒市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绩效带来的重大挑战。同时,也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寻求更多应对全球经济复杂局势的经验和策略。综合来看,福特作为全球重要汽车制造商,其财务表现和战略调整对行业及投资者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未来贸易政策走向、电动车市场发展、供应链优化将是影响福特业绩和股价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