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

美国司法部将没收770万美元加密货币,揭露朝鲜IT工作人员诈骗案真相

比特币
DOJ to Seize $7.7M in Crypto Linked to Fraudulent North Korean IT Workers

美国司法部对涉朝鲜IT工作人员通过假冒身份非法赚取并转移的770万美元加密货币采取强制没收行动,揭示了朝鲜利用加密货币规避制裁、资助武器项目的隐秘手段及其背后的复杂操作网络。

近期,美国司法部宣布将没收价值77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这笔资金涉及一场由朝鲜IT人员策划并实施的复杂诈骗案。被揭露的案件显示,这些IT工作人员通过伪造身份,假扮为其他国家的自由职业者,成功渗透到区块链及科技公司,并以加密货币作为薪酬手段,为朝鲜政府筹集资金,尤其是用于支持其武器项目。此事不仅暴露了朝鲜对加密货币领域的深度入侵,也揭示了数字货币在全球制裁环境下被滥用的严重风险。案件背景与调查过程逐步浮出水面,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 案件起始于美国司法部于华盛顿特区法院提交的一份民事诉讼,诉状称涉案朝鲜IT工作者通过创建虚假或盗用的身份,成功获得多家区块链和科技企业的职位。交易支付主要通过稳定币USDC与USDT等形式的加密货币完成,而这些资金随后经过层层转账、交易拆分与代币交换,逐步遮掩资金来源及流向,最终汇入朝鲜政府账户,为该国绕过美国及国际制裁提供了金融支持。

司法部强调,此次没收行动是利用现有法律工具打击利用数字货币逃避制裁、资助非法活动的重要举措。 此次案件中,涉及的人物牵扯到朝鲜外国贸易银行代表Sim Hyon Sop,他早在两年前因相关指控被起诉。据调查,Sim Hyon Sop与朝鲜国防部旗下IT企业Chinyong的CEO Kim Sang Man密切合作,通过复杂的操作网络实现非法资金筹集和转移。该网络不仅运用了虚假身份,还利用技术手段如资金分割、代币交换以及购买NFT(非同质化代币)等策略,将资金伪装成合法交易,提升追查难度。美国司法部官员也指出,这种犯罪模式体现了朝鲜政权对加密货币空间的持续渗透和滥用,其危害远超单纯的金融欺诈,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法律专家和区块链分析人士指出,朝鲜的这种运作方式背后,反映出一个技术熟练、组织严密的黑客和离岸资金流动体系。

通过潜入全球多个区块链项目,朝鲜黑客不仅实现了资金的非法汇聚,更进一步渗透到关键技术岗位,潜在破坏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稳定性。2024年8月,区块链研究者ZachXBT公开披露,一批朝鲜IT开发人员以伪装身份参与多个知名加密项目开发,每月非法收入高达数十万美元。这种渗透行为不仅规模庞大,还在持续扩展,令监管机构高度警惕。 朝鲜利用虚假美国企业掩盖身份的手法同样令人警觉。调查显示,黑客组织通过注册假冒的美国公司,向区块链项目开发者发送虚假求职邀请,并植入恶意软件,一度成功进入多个加密货币开发团队的核心网络。直到联邦调查局介入,将涉嫌人员拘捕后,才遏制该轮攻击。

此类手段标志着朝鲜在数字领域的策略转型,从单纯的黑客攻击逐步转向结合社会工程学与网络攻击的混合式渗透,提升了作案效率与隐蔽性。 美国司法部犯罪部负责人Matthew Galeotti表示,此次行动旨在保护加密货币生态环境,防止非法资金流入不法渠道,捍卫美国及全球金融安全框架。他强调,司法部将动用所有合法手段确保制裁不被规避,阻断朝鲜政权通过数字资产获取非法收益的渠道,以遏制该地区的危机升级与军事扩张。 近年来,朝鲜加密货币相关犯罪活动不断升级。根据谷歌威胁情报组(Threat Intelligence Group)去年4月发布的报告,朝鲜不仅针对美国区块链企业,也把目标转向欧洲等监管较宽松的地区,大规模发动渗透攻击。北朝鲜的策略显然更加多元且隐蔽,利用全球化的数字资产网络,快速转移资金资产,显著增加了追踪和防控难度。

各国监管机构和国际执法部门正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网络犯罪形态。 此外,随着NFT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产品的兴起,朝鲜黑客及IT人员利用这些创新工具掩盖资金转移轨迹。购买及交易NFT不仅为资金洗白提供了新渠道,也使监管更难以通过传统金融监控方法识别异常资金流。NFT市场的匿名性和交易的全球分散性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但同样也成为监管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 此次美国司法部针对朝鲜黑客集团的严厉打击,不仅是对网络犯罪的震慑,也是对数字货币行业合规治理的警醒。专家呼吁,全球加密货币生态应构建更加严格的身份认证机制和交易监控系统,以提升防范能力。

同时,企业应加强人才审查,避免遭受身份造假者渗透,减少内部安全风险。 朝鲜通过假冒身份的IT工作人员,利用加密货币筹资并非法转移资金的手法,已经成为全球数字安全和国际制裁执行中的重大挑战。随着数字资产不断融入全球金融体系,该类风险或将更加突出。各国政府、执法机构和行业参与者需协力合作,提升跨境监管和情报共享效率,努力构建健康、安全的数字货币环境。 从技术维度看,区块链透明但匿名性强的特质令追踪资金流向复杂化,尤其当犯罪团伙采取多层代币交换和交易拆分策略时,揭开资金真相难度加大。面对这些挑战,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先进技术监控工具成为未来监管重点方向。

通过主动识别异常交易行为与网络攻击迹象,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黑客活动,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朝鲜IT诈骗事件的曝光,不仅提醒全球市场对加密货币应用的高度警惕,也敦促监管机构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适应技术变革和犯罪形态的演变。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必须在安全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确保创新成果惠及社会,而非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司法部等相关部门的持续打击行动,无疑是维护数字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OpenLedger Commits $25M to Fund AI Blockchain Startups
2025年08月02号 00点29分43秒 OpenLedger投入2500万美元扶持AI区块链初创企业,引领技术融合新趋势

OpenLedger宣布通过其创新孵化平台OpenCircle,投入2500万美元资金支持AI与区块链领域的初创企业,打造去中心化AI协议,推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技术民主化和数据主权的实现。

ETH Surges as Spot ETF Inflows Hit 15-Day Streak, Traders Watch $2,540 Level
2025年08月02号 00点30分24秒 以太坊价格飙升:现货ETF资金连续15天流入,关键关注2540美元关口

以太坊(ETH)在现货ETF资金连续15天净流入的推动下迎来显著上涨,市场密切关注2540美元的关键阻力位。本文深入分析了以太坊市场动态、机构资金流入的重要意义及未来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洞察和策略参考。

Crypto Daybook Americas: Bitcoin Options Point to Gains as Bullish Flow Builds Ahead of CPI Data
2025年08月02号 00点31分06秒 加密市场瞩目:比特币期权显现多头迹象,通胀数据发布前情绪回暖

随着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发布临近,比特币期权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多头倾向,投资者的看涨情绪逐步积聚。在传统经济数据与加密货币市场相互影响的背景下,分析比特币期权的流动和市场动态,有助于理解未来数字资产的走势和投资机会。

Sui's Cetus DEX Is Back Online After $223M Exploit
2025年08月02号 00点31分36秒 Sui链Cetus去中心化交易所重启,经历2.23亿美元安全漏洞后的迅速恢复

Sui链上的知名去中心化交易平台Cetus在遭遇价值2.23亿美元的安全漏洞攻击后成功恢复运营。本文深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探讨漏洞的影响及平台恢复进展,同时展望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的安全挑战与未来趋势。

Central Bank of India picks stake in Future Generali entities
2025年08月02号 00点32分26秒 印度中央银行投资未来捷尼利保险公司,开启金融保险合作新时代

印度中央银行成功收购未来捷尼利生命保险及非寿险公司的重要股权,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保险领域。此举不仅丰富了银行的业务结构,也为印度保险市场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和发展动力。

Warner Bros. Discovery to split into two companies, dividing cable and streaming services
2025年08月02号 00点33分30秒 华纳兄弟Discovery拆分计划:有线与流媒体业务各自独立,迎接媒体新时代

华纳兄弟Discovery宣布将拆分为两家公司,分别专注于有线电视和流媒体服务,旨在更好应对行业变革和消费者行为变化,重塑娱乐产业未来格局。本文深入解析拆分背景、业务安排及行业影响。

Qualcomm Acquires Alphawave Semi in $2.4B Deal Amid Data Center Expansion
2025年08月02号 00点34分31秒 高通以24亿美元收购英国Alphawave Semi,加速数据中心业务布局

随着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高通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lphawave Semi,旨在增强其高性能计算和高速连接技术,推动数据中心领域的战略扩展。此次收购不仅彰显了高通进军数据中心市场的决心,也反映出未来芯片技术创新和人工智能应用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