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大沼泽地,有一种外来巨型蛇类——缅甸巨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威胁着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作为原本生长在东南亚地区的大型蛇种,缅甸巨蟒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被怀疑因宠物蛇逃逸或故意释放入佛罗里达野外,迅速适应并繁衍生息,成为当地生态的“隐形杀手”。近年来,佛罗里达州及环保组织掀起了一场雄心勃勃的灭绝战役,旨在控制和减少缅甸巨蟒的数量,保护本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根据2025年6月发布的消息,佛罗里达州的这场打击入侵巨蟒的行动已达成了一个重要里程碑:自2013年以来,环保组织已经捕获并人道处理的缅甸巨蟒重量累计达到20吨,相当于一辆载满蛇类的消防车或城市公交车的重量。令人惊讶的是,仅在佛罗里达西南部一个不到200平方英里的区域内,这些被捕捉的蛇总重已达1,400条,充分表明该区域蛇类数量的庞大。大沼泽地本身超过7,800平方英里,仍有数以万计的缅甸巨蟒自由出没,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这一数量正在持续扩张,且蛇体尺寸也惊人。
科学家们表示,缅甸巨蟒的体型与其可捕猎的食物资源密切相关,其成长具有不确定性,吃得越多,身体越大。迄今被捕获的最大雌性巨蟒长近18英尺,体重达215磅,而最大雄性体长16英尺,140磅。缅甸巨蟒已成为该地区哺乳动物、鸟类和其他爬行动物的掠食者。据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统计,至少85种本地动物成为巨蟒的猎物,局部地区一些哺乳动物数量锐减,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西南佛罗里达的湿地环境为巨蟒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使得该地成为防控入侵物种战争的第一线。为了有效对抗这一威胁,相关环保团队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比如“斥候蛇”项目。
通过在40条雄性巨蟒身上安装无线电遥测追踪器,科学家可以定位其所寻找的繁殖雌蛇,在交配季节将这些雌蛇人道处置,随后释放雄蛇继续追踪其他雌性。这一计划有效阻断了大约2万条巨蟒卵的孵化,从而控制了后续蛇群的数量增长。长期数据监测显示,这些措施已经产生结果,斥候蛇在寻找配偶上遇到更多困难,雌蛇的体型也比较过去明显变小。2024年,研究人员甚至现场目击一条115磅的巨蟒吞食一头重达77磅的鹿,彰显着巨蟒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捕食能力,也反映了其在佛罗里达滋生的食物链顶端地位。更令人忧心的是,缅甸巨蟒的分布范围正在扩大,已在东南和西南佛罗里达的多个县域稳定生存,甚至有目击报告显示它们正向大沼泽地附近的奥基乔比湖方向扩散,距离迈阿密约110英里,意味着潜在的扩散风险仍在增长。缅甸巨蟒的入侵不仅仅是一场动物数量的竞争,更是一场生态系统的危机,威胁着佛罗里达州千万年来的自然演化平衡。
然而,也有希望的迹象。科学家们观察到如东部靛蓝蛇这样的本土捕食者正在对幼年巨蟒进行掠食,而包括猫鼬和其他原生猛兽也在积极“反击”,这些自然抵抗力量成为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保障。这场战役由佛罗里达西南环保组织牵头,集合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公园服务、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等多家单位的合作,形成了跨部门、跨学科的联防联控体系。环保组织负责人指出,持续捕杀巨蟒的项目为本地野生动物创造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空间,有助于恢复和保护珍贵的本土生态,使得佛罗里达的自然奇观得以延续。佛罗里达缅甸巨蟒的故事既是一个生态入侵的警示,也是对科技与协作力量的检验。在未来,如何利用生物技术、遥感追踪及生态管理方法,持续遏制这一入侵物种,将成为守护大沼泽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关键。
科学家和保护者们的共同努力不仅让佛罗里达的自然环境在伤害中缓缓恢复,也为全球类似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公众的关注度提升和多方资源的投入,相信这场战斗将继续深入,奋力守护得天独厚的美国南部湿地生态系统,推动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书写生态保护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