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科技创新方向,各国纷纷加码布局,争夺未来科技制高点。作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制造的关键力量,台湾凭借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全面升级。2025年7月,台湾宣布推出“十大AI基础设施项目”计划,预计到2040年将实现超过新台币15万亿元(约51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力争在全球AI赛道占据领军地位,打造“智能科技岛”。台湾政府的这一宏大战略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其科技野心,也将深刻影响未来两岸乃至亚太地区科技产业格局。该计划明确瞄准硅光子学、量子技术与AI机器人三大核心技术,这三项技术正被视为开启下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关键。硅光子学以半导体为基础,将光与电子技术高度整合,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符合未来AI计算需求。
台湾拥有全球最大代工厂台积电(TSMC)及众多半导体制造巨头,正积极加快该领域研发步伐,以期成为全球硅光子技术的领航者。量子技术则是未来计算和信息安全的核心,台湾此举旨在构建完整的量子技术产业链,推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应用的突破,实现技术自主可控。AI机器人方面,台湾拥有完整的硬件制造和信息通信产业供应链,结合AI算法优势,力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生态,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服务产业升级。政府推动成立由工业龙头企业领导的台湾AI机器人产业超级联盟,汇聚资源聚力创新,共同培育行业新动能。除了技术研发,台湾政府还着力打造完善的AI生态系统。计划投资超过一千亿新台币(约30.8亿美元)风险资本,促使AI创新项目蓬勃发展,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资金流入。
政府将支持建设三座国际级研究实验室,推动基础科学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提升台湾在AI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影响力。针对区域平衡发展,也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AI技术应用,推动各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助力中小企业拥抱新技术,实现技术红利共享。该计划同时强调“主权AI”的建设,即自主掌握AI核心技术和算法,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此举体现出台湾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确保自主权的战略考量。未来,随着这些AI基础设施项目的逐步落地,预计将创造高达50万个就业岗位,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激发市场活力,对整体经济增长形成强劲驱动力。台湾定位自己为“智慧科技岛”,不仅展望成为半导体制造翘楚,更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医疗健康、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塑造可持续、创新驱动的经济新格局。
此次AI计划还将促进台湾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增强对外投资合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提升整体产业链竞争力。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下,台湾依托ICT产业基础和优质研发资源,结合政策引导和行业协作,构筑AI创新生态,推动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专家认为,台湾AI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其在全球AI领域占据更重要地位,有力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该计划或将激励区域内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与东亚邻国及欧美科技大国的战略合作,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科技产业集群形成。总体而言,台湾“十大AI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展现出了远见卓识,既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也注重创新环境营造和产业发展整体布局,为台湾未来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具体项目逐步推进,期待台湾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智能科技新高地,推动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新阶段,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