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糖价经历了明显的波动,尤其是在未来几个月的预测显示全球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糖价曾一度跌至四年低点。然而,随着巴基斯坦政府宣布计划进口25万吨原糖以应对其甘蔗歉收,糖价出现了强劲反弹。这种反弹对全球糖市造成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揭示了市场供需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巴基斯坦作为南亚重要的糖消费国和生产国,甘蔗收成不佳主要由于气候条件和农业管理等因素,导致国内供应紧张。为保障国内市场稳定,政府不得不调整进口政策,以弥补缺口,满足国内需求。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当地市场压力,也直接刺激了国际糖价的上涨。
美东时间2025年6月20日,纽约和伦敦两大糖期货市场价格走势出现分化,纽约7月合约上涨1.13%,而伦敦8月白糖合同下跌1.55%。这反映了市场对原糖和白糖供需预期的不同看法。美元指数走弱同样促进了期货市场的买盘回补,加速了价格的回升。全球糖产量方面,尽管短期内存在需求增长迹象,但长期的供给过剩仍对糖价形成下行压力。美国农业部2025/26年度的预测显示,全球糖产量将达到18,931.8万吨,较去年增长4.7%,导致全球糖供应过剩预计达到4,118.8万吨,同比增长7.5%。特别是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糖生产国,其产量预期大幅增长。
印度糖业联合会预计新季糖产量将增加19%,达到3,500万吨,主要受扩种面积和充足雨水影响。印度气象部门预测的偏上常态季风,进一步增加了丰产预期,季风季节从六月持续到九月,带来的有利降雨将支撑甘蔗生长和糖产量提升。与此同时,巴西和泰国的糖产量也预计增长。巴西的糖产量预计达到4,470万吨,同比增长2.3%,泰国预计为1,030万吨,增长2%。这些主要产糖国的供应增加预示着全球供求关系的宽松态势。印度政府在糖出口政策上也有重大调整,2024/25年初放宽了出口限制,允许糖厂出口100万吨糖,比起2023年10月以来的出口限制政策是一种转变。
尽管如此,由于今年甘蔗减产预期,印度糖产量预测从之前的高点大幅下降17.5%,达到五年低点的2,620万吨。与此同时,印度食品部官员表示,2024/25年度糖出口量可能只能达到80万吨,低于早前预期的100万吨。整体来看,印度糖业在产量减少的同时仍需平衡国内需求和出口,市场前景复杂。糖价的短期回升主要是由巴基斯坦进口需求激增带动,而长期来看,全球主要产糖国的产量增长预期仍为糖价形成压力。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影响各国甘蔗种植状况和产量预期。例如印度的季风异常以及巴基斯坦甘蔗歉收,均对短期供应链造成波动。
另一方面,美元汇率的变化影响着糖价的国际交易价格,美元走弱通常会提升以美元计价商品的吸引力,从而推高期货价格。投资者和贸易商也密切关注这些宏观因素对糖价的影响,市场情绪和投机行为时刻影响价格波动。未来几个月,糖价的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巴基斯坦能够顺利完成进口计划,将缓解其国内供需紧张,可能推动价格维持高位。但若全球产量继续增加,尤其是印度和巴西的高产季节到来,糖价可能最终再次承压。此外,国际贸易政策和出口限制的调整,尤其是印度的出口政策变化,将直接影响国际糖市供需格局。
对于投资者来说,关注全球主要产糖国家的天气状况、政府政策以及国际供需变化是判断糖价趋势的关键。需求方面,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食品和饮料行业对糖的需求稳步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消费增加,支撑糖价底部。此外,糖的替代品价格变化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角色也会影响需求侧变化。为适应这种复杂局面,各国政府和企业需加强风险管控,灵活调整供应链策略,确保市场稳定。综上所述,巴基斯坦加大进口力度引发的糖价反弹体现了区域市场对全球糖价的影响力,短期内提升了价格水平,但全球糖产量增加带来的压力依然存在。未来糖价走势将取决于气候变化、生产国政策调整以及全球经济需求,这些因素交织影响市场动态。
关注这些关键变量,对于糖业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