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各国央行纷纷推动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试点和部署,力图在数字经济新时代中占据领先地位。作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键一环,美国的数字货币战略备受关注。然而,在最近的一次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联邦监管机构就国家数字货币的发展步伐展开激烈讨论,揭示出对央行数字货币未来路径的不同看法。听证会上,现任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代理署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 Brooks)强调了私营部门在数字货币创新中的重要角色。他指出,美国已有数个私营领域的稳定币项目,市场价值已达到数百亿美元并且日交易活跃,这些程序正在快速增长并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布鲁克斯认为,相较于建立由政府主导、集中控制的数字美元系统,美国应发挥私营创新的优势,为数字资产的发展创造良好监管框架,防止银行挤兑等潜在风险,保护消费者利益。
他的观点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立场形成对比,后者曾在国会表示,私人部门的数字资产创新或许不会被纳入美联储数字美元的考虑范围。布鲁克斯明确表达了对这种排他性的担忧,认为美国应正视数字资产竞争力的重要性,在和全球竞争对手,中尤其对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进展的考量下,更需充分激发私营部门的创新活力。中国目前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的试行,且力图构建实时支付系统,以增强金融效率和数字经济竞争力。相比之下,美国的支付体系尚处于较为传统并且分散的状态,且实施全国范围内高效实时支付系统的进程缓慢。布鲁克斯建议,美国应依靠其“创新、动态且敢于承担风险”的私营部门,持续推进数字货币技术和服务的发展,而非过分依赖政府的命令与控制。与此同时,国会议员汤姆·埃默(Tom Emmer)在听证会中指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潜力,以及监管机构近年来促进该行业发展的多项举措。
特别是在布鲁克斯领导下,OCC发布了关键的监管指引,为银行提供了持有和托管加密资产的合规路径,这不仅赋予银行进行加密货币托管的权限,也允许银行托管稳定币储备,极大地促进了银行业与数字资产领域的融合。这一系列举措旨在 demystify(揭秘)银行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边界,帮助行业参与者把握合规和发展机会,推动数字资产市场的健康成长。尽管私营部门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活跃度大大提升,但围绕国家数字货币的争议仍在继续。除布鲁克斯外,多位金融监管官员对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表达了不同意见。部分监管机构强调国家数字货币对于保障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及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具有核心战略价值,认为政府应主导数字货币的设计和发放。从消费者保护、反洗钱合规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政府监管层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监督职责,确保数字货币不被滥用或导致金融市场动荡。
另一方面,私营部门则更注重创新速度与市场驱动力,强调灵活多样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对数字货币广泛采纳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摩擦体现了数字货币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复杂性,以及从传统现金向数字资产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多重利益交织。此外,美国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现存分散且效率较低的问题也引发广泛关注。相比多数其他经济体普遍采用的实时支付系统,美国支付服务仍相对滞后,这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成为制约因素之一。布鲁克斯等监管官员建议,通过激励私营科技企业创新和合作,配合适当的监管框架,美国可以更快实现全国范围的数字支付升级,提升货币数字化与金融普惠水准。在数字美元(Digital Dollar)的探讨中,央行数字货币不仅被视为一种技术创新,更承载了对货币主权、金融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的深刻考量。
美国如何在尊重市场规则、保障稳定合规的同时,借助私营部门的创新动能加速CBDC进程,将决定其在未来全球数字货币版图中的地位。业内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普遍认为,单纯依靠“命令和控制”模式无法适应数字经济的灵活多变,合作共治的监管模式更符合实际需求。未来,美国数字货币的发展将可能采取混合策略,既给予央行数字货币合法地位和监管保障,也鼓励私营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构建多元化、包容性强且安全的数字货币生态系统。面对国际竞争压力,尤其是中国数字人民币的快速推进,美国无疑正处于发展数字货币的关键节点。国会听证会上的讨论虽未形成统一意见,却为政策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如何平衡速度与安全、创新与监管,将是美国数字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长期课题。
总的来说,美联储与货币监理署等监管机构对数字美元的态度存在分歧,私营部门创新活跃却也需要明确监管指引,体现了数字货币领域的多方博弈与协调过程。随着国际数字货币竞速不断加剧,美国数字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和实践,将深刻影响全球金融科技格局和数字经济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