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盗窃问题在2024年达到了令人震惊的新高度,据统计,全年因盗窃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55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了26%。每起盗窃事件的平均损失也上升至20.2万美元。在如此严重的形势下,物流企业和车队管理者必须深入了解货物盗窃的最新趋势和犯罪手法,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盗策略,避免更大损失。 当下,战略性货物盗窃成为最为猖獗的犯罪形式。与传统盗窃不同,这类盗窃往往涉及复杂的诈骗手法,犯罪分子通过盗用合法货运公司和物流经纪人的身份信息,诱骗真正的司机和承运人执行运输任务,期间利用伪装和欺骗手段重新转移货物,最终实现盗窃。此类盗窃案件尤其在加州、佐治亚州、伊利诺伊州、田纳西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地呈爆发式增长,案发数量同比激增达430%。
深入分析犯罪手法可发现,诈骗团伙往往通过假冒货代或承运人,向客户虚假承诺运输服务,诱使货车司机按其指示运送货物。司机往往在无知情的情况下被诈骗,货物在途中被重新调配至非法仓库进行分装或转移。受害客户通常直到货物未按时抵达目的地时,才意识到被骗,而无辜司机则面临责任归属难题。 另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涉及双重经纪,即原经纪人秘密将已承接的货物再转包给他人,既不通知发货方,也不支付真正承运人,最终偷逃货款。此外,收货人冒充也是重要的作案手法,犯罪团伙通过网络钓鱼和网络攻击篡改收货信息,拦截转运中的货物。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货物盗窃,车队管理者、司机及物流商应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并采取多方面防护措施。
首先,保护和核实合作伙伴信息显得尤为关键。任何来自不熟悉联系人或声称代表已知货运方的请求,都必须通过可靠渠道进行严格身份验证。细致审核电子邮件、电话号码、办公地址、企业标志等细节的准确性,可有效防范形迹可疑的诈骗行为。 同时,通过建立详细且精确的运输档案管理,追踪每一次运输环节的信息,也能够大大降低盗窃风险。记录承运人编号、驾驶员执照号码、运输单据等元素,结合视频监控和拍照取证,不仅增强了事后调查的效率,更是对意图不轨者形成强有力的威慑。 新合作伙伴的甄别同样不可忽视。
与长期信赖且信誉良好的承运人和货代保持紧密合作,是保证供应链安全的关键。面对新合作对象,应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包括联邦机动车安全管理局(FMCSA)和Carrier411等专业平台,进行背景调查和信誉核实,坚决杜绝潜在风险源的介入。 此外,保持合理警觉、谨慎判断异常报价和条件,也是防骗的重要措施。运输成本通常稳定,异常低价或过高报酬的诱惑极有可能隐藏风险。切勿因贪图便宜而忽视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管理不可掉以轻心。
保护密码安全、避免点击未知链接、谨慎回复邮件,乃至定期关闭无需使用的账户,都是防范网络钓鱼和身份盗用的基础工作。鼓励员工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是防线上最基本的屏障。 除了应对战略型货物盗窃,传统的货物盗窃手法依旧肆虐,尤其是在仓储中心和卡车停靠点。加州、得克萨斯和伊利诺伊州依然是盗窃高发地带,常被盗商品多为食品、饮料及日用消费品。为提升运输安全,司机应将货物安 全纳入出车前的检查范畴,选择安全的停车地点,尽量将拖车靠近建筑物或围栏,选择光线充足、巡逻频繁的区域,利用监控设备来加强防护。 管理者还应严格限制运输途中的信息泄露,不与无关人员讨论货物详情和运输路线。
若感觉车辆被尾随,司机应绵延减速,待尾车超车后继续行驶,若尾随状况持续,则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报警。此外,尽可能在装货后连续行驶数小时,减少停靠,降低被盗几率。 安装防盗装置和物流追踪设备,对货物进行GPS实时监控和地理围栏管理,已成为现代防盗的必要工具。车辆离开时必须上锁,携带钥匙,确保短暂停留时安全可靠。返程时检查周边环境,留意异常人员和车辆,也有助于发现潜在威胁并及时规避。 发生盗窃时,快速而准确的应对尤为关键。
司机和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报警,及时通知所有利益相关方,并与经纪人及保险商配合尽早启动理赔程序,最大程度减轻损失影响。 在防盗资源方面,保险集团如IAT保险公司积极引进专业合作伙伴,向投保车队提供优惠的防盗设备,包括高强度挂锁、拖车门锁、气囊锁以及kingpin锁等多样化安全产品。此外,隐蔽式GPS追踪器和地理围栏技术也被推广使用,通过隐秘监控为车队安全增加一道防线。 综上所述,随着货物盗窃手法的不断升级和案件数量的爆炸性增长,物流行业必须审慎应对,从信息核实、合作伙伴筛选、成本警惕到网络安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防盗体系。同时,遵守传统的安全操作规范,灵活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有助于有效保障车队和货物的安全。面对价值超过4.5亿美元的货物盗窃巨额损失,只有全行业形成合力,方能在维护供应链安全的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