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领先的比特币投资公司Metaplanet宣布了一项庞大的融资计划,拟通过发行55.5亿日元(约合36亿美元)的永久优先股,进一步加强其比特币库存布局,目标是在2027年前累计持有210,000枚比特币。这一战略不仅反映了Metaplanet对数字资产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也彰显了其在全球加密投资领域的野心与创新融资模式。Metaplanet此次提交的货架注册申请,显示出其有意划分两类不同风险和转换权利的优先股:A类优先股定位为高级、不可转换的固定收益工具,年红利率可高达6%;B类优先股则具有可转换为普通股的权利,为投资者提供了潜在股本收益的机会。这种结构差异化设计不仅能吸引风险偏好各异的投资者,也避免了传统股本大量稀释的问题。事实上,自2024年12月将比特币投资正式纳入主营业务以来,Metaplanet的比特币持仓规模快速膨胀,四个月时间内从不到4000枚飙升至超过17,000枚,价值约20亿美元。公司通过债券赎回和行权等多渠道融资手段,累计斥资数十亿美元购入比特币,其中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7月底,单笔购入780枚比特币,均价接近119,000美元,凸显其在高位仍保持大幅增强比特币库存的决心。
Metaplanet还引入了所谓“BTC收益率”指标,将比特币资产积累与股票稀释程度联系起来,为投资者提供透明化的风险收益衡量工具。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该指标高达129.4%,显示其策略仍在稳健运作中。与此同时,Metaplanet的股票交易规模也大幅攀升,2025年6月份交易量高达1.86万亿日元(约126.5亿美元),几乎是前一个月的两倍之多,成功跃升成为东京市场交易最活跃的上市公司之一,甚至超越了传统巨头丰田汽车和索尼集团。公司股价年初至今累计上涨超345%,成为日本投资者寻求规避国内债市低迷、寻找新兴数字资产敞口的热门选择。尽管业绩亮眼,Metaplanet的激进比特币采购战略也遭遇业内质疑和法律挑战。知名投资顾问VanEck的高管Matthew Sigel警告称,若这些企业持续以接近比特币净资产价值的价格发行股票,可能导致股东权益被稀释,投资者利益受损。
此外,区块链数据分析机构Glassnode的分析师James Check也质疑企业比特币库存结构的可持续性,认为许多所谓的“比特币库藏公司”存在生命周期偏短的风险。更具冲击力的是,类似战术已触发了法律诉讼。纽约知名律师事务所Pomerantz LLP对另一家业界领头羊MicroStrategy提出集体诉讼,指控其向投资者隐瞒了比特币投资策略的潜在风险和盈利真实性,影响了市场对整个企业比特币库藏板块的信心。不过,相较于MicroStrategy当前持有近60万枚比特币的庞大规模,Metaplanet此次计划的210,000枚目标依然具有成长空间,预计今后两年将继续以十三倍以上的速度快速扩展比特币资产组合。Metaplanet管理层特别强调,公司优先股的发行尚需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及监管部门审查,具体发行时间和规模仍有待确定,表明其尽力保障合规和投资者利益。CEO Simon Gerovich多次公开展示公司的比特币储备证明,承诺以透明开示赢得市场认可,与行业内一些缺少公开资金证明的竞争者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来看,Metaplanet的战略反映了日本资本市场对主权债券信心不足的大环境,也体现了机构投资者转向数字货币这一新兴资产阶层的趋势。其创新的优先股融资模式为数字资产相关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融资范式,有望在未来吸引更多阶段性资金介入,推动加密产业链进一步正规化和成熟化。未来几年,伴随着比特币价格波动、全球政策监管力度加深以及企业自身运营效率的提高,Metaplanet及同类企业将如何平衡扩张与风险,将成为整个数字资产投资领域的重要观察点。投资者需保持警惕,深入理解优先股特性和企业财务结构,结合市场动态审慎布局。此外,数字货币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阶段,技术创新、合规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互动日益频繁,为投资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小的挑战。作为数字资产投资先锋之一的Metaplanet,其未来发展路径和成败经验,将为全球投资者研究企业比特币库藏战略提供宝贵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