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进入盛夏,全球比特币矿业迎来了新的挑战。据多家矿业公司报告,六月的比特币产量出现明显下滑,背后主要原因集中在电力方面的限制和天气因素的共同影响。特别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这一全球著名的比特币矿业重镇,电力监管机构为了缓解夏季用电高峰,推行了“电力削峰”政策,矿工们被迫调整产能,进而影响了比特币的产量表现。 德州电力市场的“经济性限电”策略是矿工们主动采取的应对措施。为避免在每年六月至九月的电力高峰期内承受高额的需求侧收费,矿工们选择在峰值时段减少或者临时停止运行。这种策略不仅是为了降低电费开支,还意在配合电网的负荷管理,保障电网整体的稳定运作。
此次六月正式开启的“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ERCOT)四重峰值(4CP)”收费机制,成为矿工们调整产能的重要驱动力,也让矿业运营更加灵活与经济。 以Riot Platforms为代表的一线矿企在6月份的产量下降最为显著,产出比五月减少了约12%,仅为450枚比特币。Riot首席执行官Jason Les指出,公司采用经济性限电与积极参与ERCOT需求响应项目的策略,不但能平衡自身成本,也能促进电网的稳定。尽管产量有所下滑,但Riot依然保持极高的市场竞争力,其主动削峰方式被业内视为矿业节能减排的典范。 另一家矿企Cipher Mining同样深受4CP计划影响。Cipher报告6月产出160枚比特币,较之前有所减少。
公司表示,采用主动限电规避高峰期电费是其降低电力成本的关键举措。值得注意的是,Cipher黑珍珠矿场在六月底刚开始贡献产量,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整体产能。Cipher通过这一策略有效实现了业界领先的低耗能运营,展示了灵活运作策略对矿业发展的重要性。 MARA Holdings的表现也反映出类似的趋势。该公司6月份比特币产量下降了25%,从五月的282枚降至211枚。MARA首席执行官Fred Thiel坦言,天气因素对矿机的运行时间和效率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德州的恶劣天气带来了设备维护的困难。
此外,公司在Garden City矿场临时启用了较老旧的矿机以弥补短期生产缺口,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能的发挥。可以说,天气的不可控性成为了本季度矿业生产的重要变量之一。 与行业整体产量下降的趋势相反,CleanSpark呈现增长态势。该公司六月份产量提升了6.7%,成功突破了年中设定的20 EH/s哈希率目标,产出445枚比特币,仅出售少量,持币量稳步攀升。CleanSpark的例外表现证明,优化矿机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布局多元化电力供应,是抵御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的有效方式。未来矿业竞争中,这些因素将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
整体来看,2025年六月的矿业现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电力削峰需求侧管理政策让矿工必须在产量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天气因素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矿机运维的难度。矿工们通过积极部署电力需求响应、选择合适时机限电规避高峰费用、优化矿机装备等方式,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增长的压力。此外,部分矿企通过提升自有电力资源的利用率、采用更先进的矿机技术,也为未来应对极端天气和电力供应波动打下坚实基础。 从宏观角度看,比特币矿业正逐步迈向更加绿色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尤其是在电力政策趋严和环保要求提升的背景下,矿工不再单纯追求产量最大化,而是注重运维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电力削峰计划虽然短期内降低了产量,却推动了行业的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优化,有助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更多科技的应用和电力市场机制的完善,比特币挖矿产业将更具韧性。例如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矿机调度、扩展清洁能源和储能系统、布局区域性分散矿场等,都将助力矿业生态形成更加稳健的供应链体系。与此同时,矿工需要持续关注电力市场政策变化,积极参与各类监管合规与需求响应项目,既避免高额电费,又为电网负荷平衡贡献力量。 总体来说,2025年六月的比特币矿业产量波动是行业适应新环境的必然阶段。电力限电和天气影响带来的短期挑战同时催生了创新和变革。
矿业企业在经历调整后,未来有望依托更高效、更环保的运营模式,实现稳定增长和竞争优势。随着全球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比特币矿业的角色和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