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胃癌依然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精准医疗和免疫治疗的蓬勃发展,针对胃癌的新型治疗策略不断涌现。I-Mab公司于2025年7月2日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胃肠道癌症大会(ESMO GI 2025)上公布了其抗癌药物Givastomig的1b期联合用药临床数据,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治疗潜力,尤其对CLDN18.2阳性胃癌患者意义重大。Givastomig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专门同时靶向胃癌较为特异的膜蛋白Claudin 18.2(CLDN18.2)和免疫共刺激分子4-1BB,为胃癌治疗带来了创新机制。该抗体通过激活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并联合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化疗,有望改善临床疗效。此次临床试验中,研究团队将Givastomig与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及mFOLFOX6化疗方案联合使用,作为CLDN18.2阳性胃癌患者的一线治疗(1L)。
mFOLFOX6方案包括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是目前胃癌标准的化疗组合。该组合设计旨在发挥针对肿瘤特异性靶点的免疫增效作用,同时利用化疗增强抗肿瘤活性,最大限度提高患者应答率。临床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联合用药总体耐受性良好。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恶心和呕吐等常见副反应均未出现严重(3级及以上)症状,且仅有一例3级药物相关治疗不良事件表现为肝酶升高。良好的安全性为后续临床阶段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疗效方面,虽然1b期临床主要侧重于安全性,但初步数据显示患者肿瘤负荷减轻,提示Givastomig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化疗联合使用可能带来协同抗癌效果。
Givastomig利用双特异性抗体技术,促进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显著提高了免疫反应的针对性和强度。CLDN18.2蛋白主要在胃部和部分消化系统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具有较强的肿瘤选择性,因此针对CLDN18.2的治疗策略能有效避开正常细胞,降低副作用风险。4-1BB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激活受体,能够增强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双重靶向CLDN18.2和4-1BB,Givastomig不仅能够直接识别并作用于肿瘤细胞,同时激活免疫系统,形成强有力的抗癌攻势。结合传统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形成多重攻防,可能极大提升胃癌患者的治疗前景。I-Mab公司作为免疫肿瘤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持续致力于开发新型免疫调节剂和抗体药物,以破解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此次Givastomig的临床数据,体现了公司在精准靶向和免疫激活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潜力。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积累和研究深入,Givastomig有望成为胃癌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尤其针对CLDN18.2表达阳性的患者群体。胃癌治疗正逐步迈入个体化、精准化的新时代。以Givastomig为代表的新型双特异性抗体药物,有望革新治疗模式,突破传统化疗和单一免疫疗法的局限,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良好的安全性表现则为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患者耐受铺平道路。这也反映出全球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显著进步。
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新的治疗方案意味着更多的希望和选择。Givastomig联合用药的研发成功,提升了肿瘤精准靶向和免疫激活相结合的治疗理念,为未来抗肿瘤药物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ESMO GI 2025大会的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关注Givastomig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不仅推动了胃癌领域的学术交流,也加速了创新药物的临床转化进程。展望未来,I-Mab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2期和3期临床试验,验证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药物上市铺路。同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也在同步推进,以期精准筛选适合治疗的患者,进一步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效果。总结来看,I-Mab公开发布的Givastomig联合免疫治疗和化疗胃癌临床1b期数据,在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面均展现出积极信号。
这为胃癌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也彰显了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广阔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验证的推进,Givastomig有望成为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给全球胃癌患者带来福音。持续关注I-Mab及其Givastomig的后续进展,将有助于把握免疫肿瘤治疗最新动态,理解未来胃癌治疗的发展趋势。胃癌研究与治疗的不断创新,必将助力攻克这一复杂且致命的疾病,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推动人类抗癌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