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Lip-Bu Tan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封重要内部信,内容涉及公司近期业绩表现、组织结构调整、战略方向以及未来发展重点。这封信不仅反映了英特尔在半导体行业面临的复杂挑战,还展示了公司迈向长期增长和市场竞争力强化的坚定决心。 首先,信中强调英特尔在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表现超出预期,收入达到指导范围的高端水平,证明公司在需求和执行力方面保持稳健。尽管如此,Lip-Bu Tan坦言过去数月里面对的形势较为艰难,公司不得不做出艰难但必要的决策,包括实行约15%的全球员工裁减,力求通过精简管理层、提高效率来促进公司转型。此次裁员计划将使英特尔全球员工规模缩减至约7.5万人,裁减同时伴随大约50%的管理层层级压缩,以减少官僚主义,提升决策速度和执行效率。 此外,信中明确提出将于9月全面执行回归办公的政策,各办公场所将完成相关改建以恢复全面运转。
此举旨在推动公司文化变革,实现更加敏捷、高效的工作环境。Lip-Bu Tan特别强调,精简机构和提升工作效率是打造“新英特尔”的关键基础。 关于未来的战略重点,CEO从三个核心方向阐述了公司发展的蓝图。首先是打造更具财务纪律的代工业务。英特尔此前在代工领域的布局被认为投资过重且速度过快,导致生产基地过于分散且利用率不足。未来,公司将采用按需策略,依据客户需求有计划地扩展产能,避免盲目投资。
例如,之前计划在德国和波兰的新项目将被暂缓,且装配和测试业务将从哥斯达黎加整合到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大规模基地。美国本土投资仍坚持,但将放缓俄亥俄州工厂建设进度,以确保资本支出与实际需求匹配,同时灵活调整以响应客户订单。 在技术开发方面,英特尔将重点推动18A制程节点的放量量产。18A和18A-P被视为未来十年芯片制造的核心工艺,支持包括即将发布的Panther Lake产品以及重要客户如美国政府的定制芯片订单。14A制程节点则将基于客户预订严格执行,由原本泛泛的研发向量产定制转变,每一笔投资须具备明确经济效益,反映了公司对资金投入的财务严谨态度。 第二个战略支柱为振兴英特尔x86生态系统。
CEO强调,公司将聚焦核心客户端和服务器市场,努力重夺市场份额。客户产品方面,Panther Lake是优先推出新品,巩固笔记本市场的优势,同时Nova Lake将助力高端台式机弥补性能差距。数据中心业务上,英特尔谋求通过Granite Rapids平台增强对超大规模计算需求的支持,并重新引入同时多线程技术(SMT),以消除此前因取消该技术导致的性能劣势。公司还在积极寻觅新的数据中心业务主管,以重振该部门发展。 此外,英特尔坚决推动产品架构的简化和成本优化。重大芯片设计项目均需总裁级审批后方能流片,从而提升产品开发执行力,减少研发浪费,这一新的审查机制彰显了管理层对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高度关注。
第三方面为重新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策略。过去英特尔在AI领域的布局相对传统,偏向于以硅芯片和训练模型为核心,而如今CEO提出需转变思路,加强软硬结合,打造完整的硅芯片、系统平台及软件生态。重点放在有潜力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推理和智能代理AI应用。公司已开始内部孵化新技术、吸引AI领域人才,加快布局新兴AI计算负载,并计划围绕客户需求逆向设计解决方案。 信中反复强调时间紧迫,英特尔必须保持高度的紧迫感、纪律性和聚焦度,迅速响应市场变化。Lip-Bu Tan表示,Q2的积极业绩让他坚信公司拥有赢取未来的能力,而接下来将继续沿着既定方向坚定前行,塑造全新的英特尔。
这封信披露的多项重大举措预示着英特尔加快转型步伐,旨在从组织结构层面对效率和创新能力进行深度优化,确保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同时,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及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也展现出英特尔谋求重新夺回市场领先地位的野心。面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变革、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如何兼顾成本控制与技术领先,将是英特尔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整体来看,Lip-Bu Tan的信件在传达诚挚谢意的同时,明确了公司未来重心和战略方向。它显示了英特尔面对外部压力所做出的坚决调整,也透露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对于行业观察者和投资者来说,这封信提供了重要视角,洞悉这家传统老牌巨头如何借助内部变革和技术创新,迎战半导体新时代的挑战。
未来几个月,随着新的管理安排和产品路线逐步实施,英特尔将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如何定位与发展,仍值得持续关注。无疑,这场转型是英特尔夺回市场份额和重塑行业影响力的关键节点。科技行业的风云变幻中,英特尔的新战略能否奏效,将决定其在AI浪潮和先进制程创新中能否重塑辉煌,书写下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