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Bitwise资产管理公司提出的将其Bitwise 10加密货币指数基金(BITW)转换为现货ETF的申请进行了罕见的先批准后暂停的处理。这一举措揭示了当前美国对加密货币ETF监管的复杂态势,也体现了监管机构在创新金融产品风险控制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纠结心态。Bitwise 10加密指数基金成立于2017年,现管理资产规模达16.8亿美元,是市场上规模较大的多资产加密指数基金之一。该基金的资产组合中,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占比达90%,其余资产则分布在Solana(SOL)、XRP、Cardano(ADA)、Avalanche(AVAX)、Chainlink(LINK)、比特币现金(BCH)、Uniswap(UNI)和Polkadot(DOT)等主流加密代币。该指数基金按月进行资产再平衡,费用率较高,达到2.5%,远高于绝大多数传统ETF的平均水平。Bitwise此次试图通过转换产品形态,将其加密指数基金升级为现货ETF,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透明的交易途径,也有望在合规和市场认可度方面实现突破。
现货ETF在美国加密领域尚属空白,若Bitwise的转型成功,该基金将成为首个覆盖多资产的现货加密指数ETF。此次SEC的首批批准无疑给行业投下积极信号,但其随后的暂停令资本市场陷入不确定状态。SEC在相关函件中引用“将重新审查委托决定”的表述,和此前对Grayscale数字大型资产基金(GDLC)类似产品审批动态几乎完全一致。Grayscale的ETF申请同样历经先批准后暂停的过程,反映出SEC在面对加密资产多样化发展时,缺乏一致的规则标准和监管框架。行业专家普遍认为SEC此次保持审慎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部分代币监管定位不明的担忧。XRP和ADA等代币目前尚无独立的现货ETF支持,SEC希望在多资产产品批准前建立更明确的监管边界,避免市场风险扩散。
事实上,关于XRP的监管争议已持续多年,Ripple的法律案件依然悬而未决,这也直接影响了相关ETF产品的审批进度。与此同时,SEC的加密ETF审批名录本周同样十分活跃。多家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诸如Franklin Templeton、Fidelity和Invesco Galaxy等均提交了比特币及以太坊ETF的赎回机制调整申请,另一边廓尼资本的SUI ETF申请进入复审阶段,21Shares的相关ETF申请截止期限也被延长。此外,21Shares还递交了跟踪Ondo Finance平台代币ONDO的ETF申请,显示出市场对创新加密资产产品的渴望和活跃度。此轮审批和暂停交织的态势,反映了监管机构在寻求对加密市场的合理监管与支持产业创新发展间的微妙平衡。虽然延期和暂停带来短期投资者的不确定性,但这样的审慎态度有助于形成更加健康和规范的市场环境。
对于投资者而言,BITW如果转型顺利,将能提供更便捷的投资渠道,尤其是在美股市场上,现货加密ETF的缺席长期被视为投资加密资产的一大障碍。多资产组合设计也为分散风险提供了可能,避免单一代币波动带来的不稳定。此外,BITW高达2.5%的管理费虽然在ETF产品中属高水平,但相较于直接持币管理所需承担的安全和存储风险,仍具一定的合理性。未来,随着更多监管细则和审批流程的完善,这一费率有望下降,提升产品竞争力。行业观察人士普遍预测,SEC对现货加密ETF的态度将逐渐开放,但前提是出台清晰的监管指引,尤其是在代币合规性评估和市场操控风险防范方面。Bitwise此次事件不仅是对其自身战略的一次考验,也是整个加密基金行业监管环境演进的风向标。
随着机构投资者和散户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对安全、透明、低成本的加密ETF产品呼声愈发强烈,推动监管部门加快对相关规则的制定。同时,SEC近期对传统基金赎回机制进行调整也说明其试图通过渐进方式接受加密资产和创新基金产品,逐步融合加密与传统资本市场。总而言之,Bitwise申请转型现货ETF被批准并暂停,体现了当前美国加密资产产品监管的复杂格局及未来发展方向。行业需要更多耐心和配合监管沟通,推动法规逐步完备,进而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稳健、安全和高效的投资环境。未来几个月,市场将继续密切关注SEC的后续审查结果,以期为加密ETF行业开启新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