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数字资产纳入个人财富管理体系。然而,不同于传统金融资产,加密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强、管理方式独特等特点,也让其资产继承和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在现实生活中,数字资产所有者往往缺乏完善的遗产规划,加之缺少统一的继承机制,导致许多加密资产在持有人去世后无人继承,甚至永久丢失。据统计,每年因持有人过世而无法继承的加密资产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正是在此背景下,币安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赵长鹏(通称“CZ”)近日提出了设立加密遗嘱功能的建议,呼吁各大加密平台共同行动,以保障用户数字财富的继承权利。赵长鹏在社交媒体平台X(前Twitter)发文指出,生死是无法避免的事实,数字资产平台应当为用户提供遗嘱功能,允许他们设定继承人及各自的资产分配比例。
通过该功能,当用户因长期不活跃或其他原因确认去世后,平台可对指定的继承账户自动进行资产转移。这一设想不仅回应了数字资产继承的迫切需求,更是推动加密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币安早在2025年6月12日的软件更新中,已推出紧急联系人及继承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指定一名或多名继承人,且在检测到账户长时间无活动后,平台会通知紧急联系人进行继承申诉程序。通过合法核实继承资格,相关加密资产得以顺利移交给用户亲属或指定受益人。此举被业界视为迈向数字资产合规管理的关键一步。
加密社区成员对币安的新功能普遍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对过去无数因缺乏继承机制而遗失数字财富的用户的积极回应。一位名为CryptobraveHQ的用户称赞此举“非常周到”,并指出全球每年有数十亿美元加密资产因缺乏继承途径而闲置。除此之外,一些用户还提出加密遗嘱功能应当包含更多维度的资产管理,不仅包括代币和数字货币,更应涵盖账户背后的无形资产,如社区影响力、创作内容、社交账号等价值。某Uniswap12用户甚至倡议类似手机号转让的账户整体传承机制,认为这将极大提升数字身份和资产的继承完整性。业内专家也强调,加密遗嘱的设计难度不仅在于技术实现,更涉及法律合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律师Irina Heaver指出,大多数加密投资者年龄集中在27至42岁之间,该群体往往忽视遗产规划的重要性。
同时,她提醒持有人,制定遗嘱时必须包含具体的技术指引,确保继承人能够访问和操作加密资产,避免因密钥丢失或操作不当造成资产损失。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加密遗嘱功能的推广有助于推动数字资产走向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法治化。各国监管机构对加密资产继承问题也日益关注,鼓励业内建立更规范的运营流程,有效防范因继承纠纷带来的法律风险。币安作为全球最大加密交易平台之一,其倡议和实践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促使更多平台考虑类似的继承机制设计。未来,随着技术手段的完善,结合区块链智能合约与多重签名技术,加密遗嘱功能或将实现高度自动化和安全化。一方面,用户可自定义继承方案,设定详细规则和激活条件;另一方面,平台通过智能验证机制保障继承过程的合法合规,最大限度保护资产安全。
此外,教育和普及工作也将成为推动数字遗产继承顺利落地的重要环节。广大用户需提高数字资产管理意识,主动规划未来,为亲人预留详尽的操作说明,确保加密财富得以真实传承。综上所述,币安创始人CZ倡导的加密遗嘱功能代表了数字时代财富传承的新方向。它不仅回应了加密资产继承的现实问题,也推动区块链行业迈向更成熟、更人性化的发展阶段。未来,随着更多平台采纳类似功能,加密资产的安全与传承将得到更系统保障,使数字财富能够顺利穿越时间的考验,成为家族乃至社会的重要财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