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整体表现稳健,然而其中的部分旗舰企业却面临投资者的严峻考验。在众多蓝筹股中,苹果(Apple)和耐克(Nike)成为今年表现最差的两只股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投资者纷纷在思考,是否正值低谷的这两只股票具备反弹潜力,是否值得买入。本文将从两家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挑战与机遇等多角度,深入解析其投资价值。苹果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之一,2025年前半年股价下跌超过20%,主要受制于iPhone销售疲软,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iPhone作为苹果收入的重要支柱,销量的放缓给公司整体营收增长带来了压力。
同时,尽管苹果推出了名为Apple Intelligence的人工智能平台,增强了Mac与iOS系统的AI功能,但市场反应未能达到预期。这也使得投资者对苹果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持观望态度。在2025财年上半年,苹果实现净销售额2190亿美元,同比增长仅为4%。其中,服务业务如应用及订阅服务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硬件产品销售仅增长2%,显示出硬件端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尽管如此,苹果依然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雄厚的现金流,过去一年自由现金流高达980亿美元,为公司未来的创新和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然而,一些不利因素同样值得关注。
苹果的前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Jony Ive)于2019年离开公司,近期他将自己的设计公司与AI领军企业OpenAI合并,并将为其新硬件产品提供咨询。这一举动被视作苹果在硬件设计创新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也折射出苹果或将被具备强大AI能力的竞争对手颠覆的风险。苹果现有的软硬件一体化“围墙花园”策略,的确在用户体验方面享有口碑,但在AI浪潮日益强劲的背景下,苹果尚未展现出突破性的领先优势,未来能否抢占市场先机仍存疑。一季度的财务估值显示,苹果的预测市盈率高达27倍,尽管分析师预计公司长期每年约有10%的盈利增长,但较高的估值令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他们更倾向于等待苹果明确并实施更具吸引力的AI增长战略后再入场。相较苹果,作为全球运动服饰巨头的耐克同样在2025年遭遇股价超过20%的缩水。耐克的跌势同样源于市场预期与统计数据的落差,品牌的历史估值水平令当前股价显得异常低廉。
耐克依靠其强大的品牌认可度和全球零售网络,在体育用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尽管当前股价处于低谷,但耐克始终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投入,并致力于加强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消费者体验。耐克还积极迎合运动休闲文化的增长趋势,推出适合多元场景的联名系列,与潮流和文化相结合,维持其市场吸引力。此外,耐克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深耕,预计将为其带来更高的增长潜力。然而,耐克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全球供应链紧张、材料成本上升以及地缘政治风险,都可能对其短期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同时,运动服装市场的竞争激烈,新兴品牌和电商渠道的崛起,给耐克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在估值方面,耐克目前的市盈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部分分析师认为这为长期价值投资者提供了良机。但也有观点认为,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或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耐克股价仍可能进一步承压。从投资策略角度看,苹果与耐克作为道琼斯工业指数中极具代表性的蓝筹股,其业绩波动不仅影响个股,也影响整个指数的走势。对于寻求低价买入优质资产的投资者来说,目前这两只股票因市场短期不理想表现而价格下调,且均拥有强大的品牌壁垒和长期成长潜力,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潜在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苹果在AI竞争中的相对滞后,以及耐克面临的供应链与市场挑战,都可能延缓其复苏进程。
综合来看,是否买入这两只表现最差的道琼斯成分股,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趋势和企业战略的判断。对于愿意承担中长期波动风险、看好人工智能及运动服饰市场持续增长的投资者,可考虑逐步布局苹果和耐克,等待其战略兑现带来股价回升。但对风险敏感或希望更快见到回报的投资者,则可能更倾向于等待两家公司明确业务改善信号后再行介入。市场变化瞬息万变,投资者在决策之前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目标,深入研究行业动态与公司基本面,理性制定投资计划。总之,苹果与耐克作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蓝筹企业,尽管在2025年经历了股价较大回调,但仍具备强劲的品牌优势和发展潜力。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依赖于它们对新兴技术的把握及全球市场开拓的成效。
对于投资者而言,审慎评估当前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态势,才能更好地把握潜在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