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乳制品巨头瓦里奥(Valio)近日宣布,将关闭其位于考哈瓦(Kauhava)的鹅嘴豆加工厂,这一工厂是瓦里奥今年早些时候从赖西食品公司(Raisio)手中收购的。该收购还包括知名植物蛋白品牌Härkis和Beanit。瓦里奥计划将鹅嘴豆的生产线迁移到位于约恩苏(Joensuu)的另一家工厂,以实现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此举标志着瓦里奥在其业务重组和优化战略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考哈瓦工厂预计最早将在今年年底关闭。该工厂目前共有11名员工,将直接受到工厂关闭的影响。
尽管如此,瓦里奥高层承诺将尽力为受影响员工提供公司其他生产基地的工作机会,彰显公司对员工权益的关注和责任感。瓦里奥运营执行副总裁尤哈·潘蒂拉(Juha Penttilä)表示,生产基地的迁移符合公司追求效率、盈利和灵活性的战略方向。通过充分利用约恩苏工厂在植物基产品制造上的长期专业知识,瓦里奥希望进一步增强其在植物蛋白市场的竞争力。 约恩苏工厂是瓦里奥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员工约200人。该工厂不仅承担着约三分之一的奶酪产品生产任务,还涵盖了块状奶酪、消费包装奶酪和奶油奶酪等多种产品。主要产品线包括瓦里奥极地奶酪(Valio Polar)、瓦里奥萨拉内沃斯奶酪(Valio Salaneuvos)和瓦里奥薇奥拉奶油奶酪(Valio Viola),此外还生产奶粉。
随着生产线的迁移,约恩苏工厂计划在年底开始制造原本在万塔(Vantaa)工厂生产的奶酪片,未来还将扩展至研磨奶酪品牌MiFU和Oddlygood Veggie蔬菜产品。瓦里奥管理层认为,整合不同生产线不仅能提高设备和知识的利用率,还能创造长期协同效益,从而进一步巩固瓦里奥在植物蛋白领域的市场地位。 万塔工厂亦将逐步将植物基产品的生产转移至约恩苏,预计这一过程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此举有助于瓦里奥优化各生产基地的产品线布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能最大化。 对于赖西来说,出售Härkis和Beanit品牌及相关资产无疑是公司经营策略的重要调整。根据赖西发布的数据,相关资产2024年的净销售额为450万欧元,较2023年的550万欧元有所下降,同时实现了260万欧元的息税前亏损(EBIT)。
赖西自2021年从挪威咖维里(Kavli)收购了品牌所有者Verso后,一直在寻求优化和整合植物蛋白业务。 瓦里奥作为一家由约3200家芬兰奶农拥有的企业,员工总数达4200人,其中3600人位于芬兰境内。公司凭借其深厚的乳制品制造传统和技术积累,正积极向植物基食品领域转型,以应对消费者对健康和可持续饮食的需求变化。 瓦里奥关闭考哈瓦鹅嘴豆工厂并将生产迁至约恩苏的决策,是公司整体战略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资源、提升生产效率和扩展产品种类,瓦里奥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企业高度重视员工就业保障,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专家认为,随着植物基食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通过产能整合和流程优化实现成本控制和质量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瓦里奥借助其传统乳制品优势和创新的植物蛋白技术,有望在该领域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此次生产基地调整,除了利于瓦里奥内部运营提升,也对芬兰当地经济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考哈瓦工厂的关闭虽带来短期就业压力,但公司提供岗位转移机会,有助于缓解员工就业不确定性。约恩苏工厂的扩产则可能带来新的职位需求,推动当地产业链发展。 此外,瓦里奥持续推动植物基产品研发,结合丰富的乳制品制造经验,加强产品差异化和创新能力。
植物蛋白产品如Härkis、Beanit及未来计划生产的MiFU和Oddlygood Veggie,均在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及口感的追求。 纵观整个行业,植物蛋白已经成为食品工业的增长新动力。消费者对植物基饮食的兴趣不断高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和新品研发。瓦里奥作为行业领先者,积极布局此领域不仅反映出市场趋势,也体现了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瓦里奥关闭赖西考哈瓦鹅嘴豆厂的消息公布后,市场和行业分析师普遍看好其通过产能统筹提升盈利能力的战略。未来,随着约恩苏工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线,瓦里奥在植物基市场的竞争力有望持续增强。
总的来看,瓦里奥此次关闭考哈瓦厂并转移生产线的决定,既是对现有业务资源的合理整合,也是全面推进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生产基地配置,公司不仅实现内部效益最大化,提升产品创新能力,还彰显了对员工和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未来,瓦里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植物基食品市场,推动芬兰食品产业迈向更加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