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治理的挑战 在过去的十到十五年间,全球健康领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这场革命催生了全新的体制和机制,带来了针对全球健康的资金激增,并促使决策者、倡导者和慈善家将全球健康视为一项优先的外交政策问题。然而,尽管全球健康治理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亟待解决的缺陷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白描了一份由国际关系委员会(CFR)国际机构与全球治理项目及全球健康项目赞助的工作论文,作者为大卫·皮特·菲德勒(David P. Fidler)。该论文通过对全球健康治理复杂现状的探讨,评估现有制度的能力,并提出更有效的政策实施策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国在全球健康领域的财务资源逐渐减弱,其领导地位将对未来的全球健康治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9年,三场危机揭示了全球健康治理体系的不足。首先,H1N1流感大流行的爆发让各国争相获取疫苗,此过程混乱不堪,引发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建立新的“全球框架”以确保疫苗可及性。此外,全球经济危机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s)造成了损害,这些目标大多涉及健康问题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政策领域。最后,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激烈分歧也让全球健康问题愈加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健康治理的问题并不仅限于上述流行病、经济和环境危机。专家们同样对其他重大问题表示担忧,比如未能有效预防艾滋病、抗微生物耐药性、伪劣药物的流行、与烟草消费和肥胖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传播、健康工作者的跨国流动以及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恶化。
这些问题的产生显然是由于现有制度、规则和流程不足以支持有效的集体行动。 令人讽刺的是,这些关于治理有效性的问题是在一场全球健康治理革命之后才逐渐显现的。这一革命不仅创造了全新的制度框架,也让全球健康融资实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近年来,政策制定者、活动家和慈善家逐渐认识到全球健康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全球健康这一议题的改变。 当前全球健康治理的格局错综复杂,由多个参与者通过不同的流程和原则就不同的健康问题进行竞争和合作。全球健康治理创新包括新的法律框架、公私合营机制、国家项目、创新融资机制以及非政府组织、慈善基金会和跨国公司的更大参与。
这些转型在促进国际卫生合作方面举世瞩目,然而,当前的治理复杂体仍存在缺陷,导致难以实现最优的个人和人口健康结果。 许多专家认为,当前全球健康治理存在几个显著弊端,包括未能有效预防健康问题成为全球性危机、未能产出有效应对全球健康威胁的机制、未能落实全球健康相关的重要条约、未能强化发展中国家的卫生系统以及未能在社会健康决定因素上取得足够的进展。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得全球健康治理面临严重的挑战。 尽管如此,未来十年内全球健康治理的深远改革可能性较小,这说明了现有体制所面临的压力和制约。美国在全球健康治理的未来中将继续发挥影响力,作为这一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历史上其扩大的外援、双边关系和多边组织的参与都展现了美国在全球卫生治理革命中的重要角色。然而,在竞争优先事项和财务资源逐渐收紧的情况下,美国在下一阶段全球健康治理中的角色很可能会减弱。
为确保未来的全球健康治理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在接下来的十年中,美国需要采取更多有效的策略并改善政策实施。为此,可以考虑以下措施:制定全面的全球健康战略,聚焦全球卫生治理的优先领域,如国际卫生条例(IHR 2005)、全球烟草控制、千年发展目标和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的强化;推动全球卫生议题在二十国集团(G20)的议程中形成需求;加强地区组织内的卫生合作;将健康因素融入贸易、经济治理和气候变化等非卫生领域的全球治理讨论中。 全球健康的挑战不仅关乎一国的未来,更是全球共同体面临的共同难题。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各国之间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全球健康秩序的稳定与发展,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努力和共识。尽管全球健康治理存在诸多不足,但通过全面的政策改革与有效的国际合作,我们仍有机会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未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