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加密货币领域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复杂的地址中毒诈骗在短短几周内就造成了120万美元的损失。这种诈骗手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通过伪装的方式,让受害者自愿将自己的资金转入诈骗者的账户,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地址中毒,或称为钱包中毒,指的是欺诈者向受害者发送小额交易,从而伪造一个与受害者常用地址相似的地址。当受害者从交易历史中复制粘贴地址进行交易时,资金可能会不小心转入诈骗者的真实地址。这种手法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使得许多投资者难以察觉,进而导致巨额亏损。 根据区块链安全公司Cyvers的最新报告,自今年年初以来,地址中毒诈骗的频率持续上升。
在2月份,类似的诈骗共损失超过180万美元,这表明攻击者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得手的机会也越来越大。 面对不断增加的风险,Cyvers的首席执行官Deddy Lavid表示,许多用户和机构在进行加密交易时使用的自动化工具并不具备对可疑地址的实时检查功能,缺乏有效的交易前安全措施是导致诈骗案件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密市场交易量的增加也为诈骗活动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尤其是在市场热潮期间,更加容易引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在这次诈骗的案例中,攻击者通过发送小额的“炸弹”交易来迷惑受害者,以使其认为所呈现的地址是合法的。由于缺乏实时的交易筛查机制,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骗子的圈套,导致资金的损失。循环失误的疲惫和爱冒险的心态让受害者很容易忽视安全提示,进而将资金转账至错误的账户。
更多的用户和机构正在进入这个复杂且快速发展的市场,然而他们对加密交易的安全意识还远远不足。许多用户并未意识到加密领域的诈骗手法日益精明,交易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加密投资者需要在使用钱包与交易平台时,选择那些具备强大安全功能和实时交易监测技术的工具,以减少潜在的资金风险。 除了地址中毒诈骗,市场上还有一种被称为“猪肉滥杀”(pig butchering)的诈骗手法,这种手法通过长时间的社交工程手段,逐渐操控受害者,最终诱使其自愿将资产转入诈骗者账户。2024年,猪肉滥杀诈骗在以太坊网络上的损失高达55亿美元,这一惊人的数据令人震惊,也进一步凸显了市场安全问题的紧迫性。 根据Cyvers的数据,近75%的猪肉滥杀诈骗受害者损失了其净资产的一半以上,尤其是30至49岁之间的男性受害者较为突出。
他们不仅失去了资金,还有可能因为一时的贪婪或轻信付出了惨重代价。 对于投资者来说,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尤为重要。首先,应当选择具备良好声誉的交易平台和钱包,这些平台能够提供双重验证和实时地址检查功能。其次,在进行交易前,仔细核对每一个地址,特别是交易历史中频繁使用的地址,确保没有非法篡改的可能性。 此外,增加对加密安全知识的学习也是投资者绕过诈骗危机的重要手段。在如今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投资者应当时刻关注关键信息,并随时更新对市场变化的认知,以防范各种潜在的诈骗。
尽管市场中的欺诈行为层出不穷,但投资者若能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仍有望在加密市场中获得成功。期待未来,区块链技术能够进一步完善安全性,让加密货币交易变得更加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