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源码倡议(Open Source Initiative,简称OSI)作为全球开源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一直以来都秉持着透明度和社区参与的原则,致力于推动开源文化的规范发展。然而,2025年OSI董事会选举所暴露出的选举结果处理争议,震动了整个开源社区,引发了关于组织透明度和治理诚信的广泛讨论。此次事件不仅反映了选举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点燃了社区成员对OSI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切关切。 OSI自2012年转型为以成员驱动的组织后,每年都会举行董事会选举,吸引个人会员和联盟会员积极参与投票,选出代表其利益的董事。然而,历年选举数据均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直到2025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选举结束后,OSI在发布结果时排除了三位候选人的所有票数,但未公开这些候选人的身份,更未解释排除缘由。
这三位被排除的候选人分别是本特利·亨赛尔、布拉德利·库恩以及理查德·丰塔纳——其中丰塔纳还是OSI前董事。值得关注的是,库恩和丰塔纳代表了一种旨在推动OSI内部改革的联合竞选阵营,他们提出了四项主张,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撤销当年新通过的《开放源码人工智能定义》(Open Source AI Definition,简称OSAID)。此外,他们还对OSI董事会成员协议的某些条款表达了异议,尤其是关于“公开支持董事会所有决定”的规定,认为其范围过于宽泛,抑制了董事个人在维护组织健康发展时的言论自由,并提出了适当限制和澄清的建议。 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场临时变更的签署协议要求。按照惯例,签署董事会成员协议是在新董事当选后完成的手续,且在候选人候选阶段并无强制签署相关协议的要求。库恩和丰塔纳均反映,他们在候选人导向阶段曾提出对该协议的疑虑,OSI当时表示若获胜,相关条款可与董事会协商解决。
然而,投票结束仅一小时后,OSI突然向11名新候选人发出邮件,要求他们在47小时内签署该协议,否则将被取消资格。而亨赛尔由于未及时查看邮件错过了截止时间,库恩和丰塔纳则附带修正意见签署了协议。令人关注的是,紧随这一变动而来的便是对他们的选票全部排除,从而影响了选举最终结果的公布。 从选举规则和程序角度来看,任何于投票过程中临时变更规则、尤其是在投票结束后随意排除候选人选票的做法,无疑严重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选票是选民表达意愿的唯一途径,排除选票不仅剥夺了选民权利,也使选举结果失去可信度。更重要的是,作为倡导开放和自由的软件组织,OSI以其所宣扬的价值要求自己示范最高治理标准,对社区负有更大责任。
这次选举事件不仅是一次规则和程序问题,更引发了对OSI领导层动机和治理方式的质疑。舆论认为此举可能意在排除那些可能带来不同声音或挑战现行决策的候选人,防止组织内部出现改革势力,导致组织治理趋于保守和封闭。此种怀疑情绪进一步加剧了社区与领导层之间的隔阂。 面对这些问题,众多社区成员、前董事、开源贡献者以及多个OSI联盟成员联合发起了一份强烈呼吁OSI公开完整、未经修改的2025年董事会选举结果的请愿书。该请愿不仅要求恢复数据的透明公开,也呼吁OSI真诚面对并修复因此次事件而导致的信任裂痕,承诺与社区携手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提升治理公正和开放度。 参与签署请愿书的名单显示,这是一个广泛的联合行动,涵盖了多位长期参与OSI事务的成员、知名开源维护者、前任董事以及多个知名开源基金会与组织。
他们一致强调,选举不仅仅是单纯的职位遴选,更是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体现,任何操纵和隐瞒都会损害整个生态系统。 此外,请愿发起者使用开源社区常用的方式收集和管理签名,以便公开透明,响应开放原则。签名者既包括个人成员,也包括OSI联盟代表,甚至包括在组织内担任志愿职务的成员,体现了社区对公正选举的强烈共识。 这一事件对于开源社区而言是一次警示,也是契机。作为开源文化的践行者,OSI需要重新检视其治理结构,修订相关管理规则,确保未来选举流程的合法、透明和公平。同时,OSI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积极采纳多样声音,推动更具包容性和民主性的决策环境,恢复社区信任,巩固其作为全球开源领导机构的地位。
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开源运动正经历快速变革,人工智能定义、权益保护、社区自治等议题日益凸显。OSI若想在这一变革浪潮中继续发挥领导力,唯有坚持透明、诚信和责任原则,才能赢得更广泛的支持和尊重。2025年董事会选举的争议提醒我们,开源不仅是技术,更是人文与治理的挑战。 总结来看,OSI 2025年董事会选举风波的核心问题,是社区对组织治理透明度和公平性的期待与现实发生冲突。通过公开未修改的结果,OSI将展示其承担责任的态度,推动组织迈向更开放和民主的未来。广大开源从业者和支持者的联名请愿,正是呼吁这一变革的有力声音,也为全球开源事业的健康持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示范意义。
未来,OSI的改革与进步不仅关系其自身发展,更影响整个开源生态的走向。持续关注此事件的进展,并推动组织采取切实举措,将有助于开放源码运动更好地实现其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共享与社会进步的远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