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特币在全球金融市场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希望通过传统金融工具参与这场数字货币革命,而不必直接持有加密资产。比特币代理股票因此成为一种流行选择,能够通过股票或基金的形式反映比特币价格的变动,降低了投资者持有比特币面临的技术和监管风险。当前市场中最备受瞩目的两大比特币代理股分别是策略公司(前称MicroStrategy)和贝莱德旗下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这两者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投资路径和风险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资产配置选项。策略公司的故事始于2020年,当时公司领导层在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的带领下,将2.5亿美元现金转向买入2.14万枚比特币。此举标志着公司从传统商业智能软件转型为比特币财务工具,主动把公司资产负债表变成比特币“金库”,利用股票为投资者提供杠杆式的比特币敞口。
从那时起,策略公司不断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股票增发及借贷扩大其比特币持仓。截止2025年中,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超过58万枚,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其比特币储备量甚至超过了大多数国家,仅次于美国、中国和英国这一批经济体。策略公司的这种高度集中且积极扩张的投资策略,形成了一个“飞轮效应”,在比特币价格上涨时推动公司股价表现超越比特币本身,但同时也伴随着极高的波动性和财务杠杆风险。相比之下,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IBIT)则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思路。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历经多年的监管阻力,于2024年初率先推出通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的现货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IBIT基金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持有实物比特币,投资者不需直接管理钱包或私钥,只需通过证券交易账户即可实现对比特币价格的风险敞口。
此产品因其合规性和便利性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在发行首月内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0亿美元,成为ETF市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2025年3月,贝莱德进一步将这一基金引入欧洲市场,推出管理费用低至0.15%的版本,吸引了更多机构和散户投资者。贝莱德将IBIT纳入多个模型投资组合,强调比特币作为一种独立资产类别,正在逐渐脱钩于科技股,能够为多元化投资组合提供独特的收益来源。两者在比特币代理股票领域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持仓结构,更明显体现在风险和收益表现上。策略公司因其杠杆作用及积极买入策略,过去五年股价整体表现优于比特币本身,但其价格波动远大于比特币,投资者需要承受频繁且剧烈的起伏。同时,由于公司采用债务融资和股票增发,投资者面对潜在的股权摊薄和财务成本,以及相关的治理风险。
反观IBIT,作为一种纯粹的金融产品,紧密跟踪比特币市场价格,波动率与比特币本身高度一致,年费在0.15%-0.2%左右,欧州市场甚至在2025年免年费,投资者无需担心公司运营风险或财务杠杆问题。策略公司更适合风险偏好较高、愿意承担股票杠杆和波动风险的机构投资者和活跃交易者,他们利用公司股票的杠杆效应寻求超额收益及交易机会。而IBIT的设计更符合长期持有及风险偏好较低的散户投资者及机构,被视为主流ETF,简单透明,适合用于资产配置中的比特币风险敞口。贝莱德高管也多次公开表示,持有少量(1%-2%)的比特币基金有助于增加组合收益的非相关性,提升风险调整后收益。展望未来,策略公司预计将持续买入比特币,继续运用债务和股权融资扩大资产负债表,维持其高度杠杆化的策略。这意味着其股价表现将更为依赖比特币价格变动,并面对潜在的边际融资压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贝莱德已持有策略公司超过5%的股份,显示对其长期战略的认可和信心。反之,IBIT基金的扩张路径则更为清晰和可扩展。随着监管环境日趋明朗,全球对现货比特币ETF的需求持续增长,IBIT有望成为被动投资者和机构配置比特币敞口的默认选择。总的来说,策略公司和贝莱德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比特币投资哲学——一种借助企业的杠杆效应实现高风险高回报,另一种则追求规范、安全且成本低廉的市场追踪型投资。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及投资期限,谨慎权衡选择适合自己的比特币代理股票。未来,无论是激进的加密资产拥护者还是稳健的传统投资者,都能在这两种工具中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资产配置方案。
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逐步成熟,比特币代理股票的角色将更加凸显,成为连接加密世界与主流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