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初,科技设计平台Figma(股票代码FIG)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表现震撼整个资本市场。Figma股票首日开盘价为33美元,最终收盘价飙升至115.50美元,涨幅超过三倍,创下超5亿美元规模IPO中的最大首日涨幅纪录。这一惊人的市场表现不仅展现了Figma作为创新设计工具企业的巨大市场认同度,也引发了ETF发行机构的高度关注,纷纷抢滩布局相关杠杆ETF产品,试图捕捉这波高波动性资产带来的交易机会。Figma成立于旧金山,专注于为设计师和团队提供云端实时协作的设计平台。此前,Adobe曾计划以200亿美元收购Figma,但因美国及欧洲监管机构就反垄断问题施加压力,最终该收购计划被迫放弃。强烈的市场需求与创新商业模式使得Figma得以独立完成IPO,迅速吸引市场瞩目。
面对Figma股价的飙升,Themes ETF Trust率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申请,拟推出名为Leverage Shares 2X Long FIG Daily ETF的产品,计划以2倍杠杆放大Figma股票的每日涨跌幅。与此同时,ProShares和REX Shares也相继递交了类似的杠杆ETF产品申请,分别为ProShares Ultra FIG及T-Rex 2x Long FIG Daily Target ETF,均聚焦日内两倍的Figma股票表现,意图为投资者提供更为激进的交易工具。ETF市场的这一举措并非偶然,Figma上市当日的股价表现无疑为杠杆ETF的发展搭建了舞台。鉴于新科技股IPO往往伴随着极高的波动性,拥有潜在的单日5%-10%的涨幅,杠杆ETF便成为了高频交易者及短线投资者热衷的产品。通过杠杆机制,投资者不仅可以实现更大幅度的涨跌放大,还能借助每日波动博取超额收益。Renaissance Capital高级策略师Matt Kennedy曾表示,科技类IPO的激烈波动为杠杆ETF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土壤,使得此类ETF成为激进投资者捕捉快速上涨行情的重要工具。
然而专家也不断提醒投资者需警惕杠杆ETF的“波动阻力”效应(volatility drag)。杠杆ETF由于采用每日重新杠杆调整机制,长期持有往往因连续振荡波动而削弱其复利效应,导致整体收益下降。因此,杠杆ETF更适合对市场走势有明确判断,能够进行短线交易的专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则应慎重考虑。Figma背后的故事同样极具戏剧性。作为一家设计云端协作平台,Figma为设计师提供了从创意构思到最终成品的无缝连接和团队协作工具,其开创性的实时协作模式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认可。过去几年,Figma依靠持续的用户增长和技术创新,成功站稳设计SaaS市场,并提升了公司估值。
Adobe的收购意向在业内引起巨大关注,但随即因反垄断监管面临阻力,促使Figma选择IPO路径。此次上市不仅为Figma打开了资本市场大门,也更进一步彰显了科技创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潜力与变革力量。如今,几家ETF发行商围绕Figma的高波动性证券设计相关杠杆ETF,正是其IPO火爆表现催生的直接产物。虽然杠杆ETF的结构复杂度高,但这种产品灵活适用于赌博式短线交易者,能够充分利用每日股价的剧烈变动。但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杠杆ETF可能面临收益侵蚀的风险,投资前需要充分理解其运作机制及风险敞口。此外,投资者对Figma未来股价的持续高波动也持多重看法。
一方面,持续创新和产品扩张有望带来长期成长动力;另一方面,业绩跟进压力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或导致股价波动加剧。基于此,投资者在选择参与杠杆ETF时,务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期限谨慎决策。近年来,IPO板块ETF逐渐成为市场热门。以Figma为代表的科技股IPO具有高成长性和强波动性,往往引发短期交易热潮。各种专注于IPO概念和热点板块的ETF产品不断涌现,丰富了投资者工具箱,也增加了市场活跃度。前不久,REX Shares推出了与点对点支付公司Circle IPO联动的ETF产品,借鉴了Figma杠杆ETF的市场反应。
从中可以看出,基金发行商普遍看好IPO主题对短期市场交易气氛的带动效应。本文回顾了Figma的上市历程和其股价飙升带来的投融资新动向,指出ETF发行商围绕Figma推出各类杠杆ETF产品的战略思路。市场活跃的交易氛围,为短线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交易工具,但也警示着必须正视杠杆ETF存在的波动阻力效应和风险。投资者应充分认识Figma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理性评估杠杆ETF产品的适用性,择机进行策略布局。随着科技类IPO的不断兴起,IPO主题相关ETF必然进一步丰富,ETF市场的创新步伐也将持续加快。未来,如何平衡创新产品与风险控制,将成为ETF发行商和投资者共同追求的重要命题。
而Figma这一案例,无疑为我们展示了新时代科技股与资本市场互动的生动画面,极具研究价值和投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