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行业经历了指数级的增长,伴随着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资产价值屡创新高,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将大量财富投入虚拟货币领域。然而,财富的背后却隐藏着沉重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被称为“扳手攻击”的暴力抢劫事件频繁出现,甚至令人震惊。这种以极端暴力手段强夺加密资产密码的犯罪方式,正逐渐成为加密社区难以忽视的严峻威胁。 所谓“扳手攻击”(wrench attack)一词起源于2009年享誉网络的漫画xkcd,其核心概念是:犯罪分子无需复杂的网络黑客技巧,只需通过对持币者施加身体暴力,直到对方透露加密钱包的密码或密钥。随着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的攀升及其财富的集中,现实中的“扳手攻击”愈发常见,犯罪手法也日趋残忍。 2025年5月,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在纽约曼哈顿曝光:一名意大利籍加密货币投资者迈克尔·瓦伦蒂诺·特奥弗拉斯托·卡图兰被两名熟识的加密爱好者连续绑架和虐待长达17天。
受害者在遭受枪击、电击、割伤甚至被悬挂高空的酷刑后,最终逃脱,并向警方提供了完整的犯罪细节。调查表明,犯罪嫌疑人企图通过暴力胁迫获取他多达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钱包访问权限。这一事件不仅震惊金融圈,也再次敲响了加密资产安全的警钟。 “扳手攻击”近年来有明显的频率和暴力程度双双上升趋势。根据加密犯罪监控组织TRM Labs的报告,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快速飙升,犯罪分子被巨额财富吸引,选择以极端暴力方式直接索要密码。这类犯罪明显区别于网络黑客,其不依赖高端技术,而是通过肉体威胁逼迫持有人屈服。
曾任联邦检察官、现为TRM Labs全球政策主管的阿里·雷德博德直言,在加密资产价值不断攀升的大环境下,这类犯罪势必增加,而且手段更具破坏性。 加密业内知名软件工程师和比特币极端主义者詹姆森·洛普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Bitcoin 2025大会上进一步解析了“扳手攻击”的发展轨迹。数据显示这类事件虽然相对于其他网络犯罪而言仍属少量,但每当比特币价格出现快速上涨,攻击案例便激增。2021年创下近年记录的35起袭击大多数发生在美国,同样的趋势今年有望打破纪录。而犯罪细节之血腥令人发指,包含居家入侵、绑架、迷药灌注甚至酷刑折磨。 这种极端的暴力行为使得越来越多加密投资者开始警觉并采取防护措施。
媒体报道指出,不少社区成员甚至将社交媒体账号设置为私密状态,努力隐藏自身和家人的居住地址信息。还有部分投资者开始接受近身格斗训练,提升个人安全防范能力。毕竟,一旦成为“自己的银行”,投资者个人的安全保障尤为关键,但现实情况中,不少受害者缺少足够的居家安防和应对突发暴力的技巧。 类似的暴力事件不仅局限于美国。2024年,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俄罗斯加密企业高管遭车臣黑帮绑架,支付了数万美元赎金后才获释放。在伦敦,一位美国游客被冒充Uber司机的犯罪分子迷药伎俩劫持,交出钱包密码后得以脱身。
加拿大多伦多的WonderFI首席执行官迪恩·斯库尔卡也遭遇绑架,被勒索近百万美元。法国的连续绑架案导致受害者甚至被残忍切断手指,迫使政府紧急召集加密企业家探讨保护措施,显示问题的国际化和严重性。 为何高净值的加密投资者成为“扳手攻击”的主要目标?新闻调查指出,一方面随着加密资产归集度提高,少数人持有越来越多的数字货币,他们的资产价值链条相对集中;另一方面,加密社区的某些成员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炫富行为、参加公开会议的行踪,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精准的锁定信息。与传统银行存款不同,加密资产一旦被窃取几乎无法追回,且具备高度匿名性,使得劫取密码的价值远超过现金或有形财产。 特别是在大型加密会议和峰会现场,多名与会者的资产数额巨大,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账户受严密保护不同,这种“去中心化”的财富存储模式本质上更具开放性和风险。
犯罪分子因此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动态进行情报收集,制定针对性抢劫计划。业内专家建议,持币者务必避免公开炫耀财产,尽可能隐藏个人身份和加密资产的具体数额与存储方式。 投资者应采取多层次安全策略以防患未然。首先,密码管理必须极为严谨,采用离线冷钱包而非热钱包存储资产可避免网络入侵风险。其次,建议投资者提升居家安全及个人防护能力,安装安防系统并学习自卫技巧。再者,进行安全意识培训,避免在公共场合暴露敏感信息乃至随意分享行踪。
此外,业内也在推动加强监管和社区自律。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关注加密资产大户的安全问题,并且对涉及高净值数字资产的组织提供指导、支援甚至安全保护。加密行业内部也在探索技术创新,例如多重签名钱包、门限签名方案等,增加非法获取密码的难度和风险。虽然技术无法完全杜绝暴力犯罪,但综合防御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保障投资者资产安全。 “扳手攻击”作为一种暴力升级的加密犯罪现象,忠告所有数字货币持有人:无论市场如何繁荣,安全始终是第一责任。个人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一旦密码被暴力获取,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的数字资产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这不仅是一场财富保卫战,更是对人身安全的实质考验。过去的几年中,发生的多起惨烈案件提醒我们,在数字时代,财富的守护者不应仅仅是技术,更需要警惕身边潜伏的威胁。 未来,加密社区和监管机构需携手共进,建立更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同时加强对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为投资者营造一个更安全、健康的加密投资环境。只有这样,数字货币才能真正释放其革命性潜能,而非成为暴力犯罪的牺牲品。对每一位持币者而言,牢记“降低曝光,强化安全,谨慎管理”是防止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