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教育总监瑞安·沃尔特斯(Ryan Walters)最近下令要求所有公立学校教室都必须配备《圣经》。这一决定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带来了许多争议。随着俄克拉荷马州教育部发布的一项招标细则,情况似乎更为复杂,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否只是一个推广特定版本《圣经》的手段。 在此次招标中,俄克拉荷马州计划购买多达55,000本《圣经》,而符合要求的版本却似乎只锁定在一个特定的产品上——由乡村音乐明星李·格林伍德(Lee Greenwood)推出的《上帝保佑美国》圣经。这本书获得了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的支持,其售价为60美元,远高于市场上大多数《圣经》的价格。此外,特朗普从这本书的销售中获得了巨额的版税收入,根据8月份提交的财务披露报告显示,他已经从中赚取了30万美元。
沃尔特斯在下达这个要求时并未详细说明对《圣经》的特殊要求,但招标细则中却包含了一些极为细致和不寻常的信息。例如,要求所选择的《圣经》必须包含《誓词》、《美国宪法》和其他历史文件——这些文件通常并不是《圣经》的组成部分。这引发了许多人的疑问:为何《圣经》的选择标准这么具体,这是不是暗示着州政府想要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走? 实际上,李·格林伍德的这本《圣经》不仅仅是个宗教文本,它还特别附带了自己的歌曲《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the U.S.A.)的手写歌词,这是唐纳德·特朗普在其竞选活动中极为喜爱的歌曲。因此,这本书不仅具有宗教意义,同时也渗透了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政治色彩。 对此,俄克拉荷马监视(Oklahoma Watch)这一非营利新闻机构于本周首次曝光了这些招标规范,显示出这些细则似乎是为了引导州政府的选择朝向李·格林伍德的《圣经》。进一步而言,根据招标要求,《圣经》还需为《国王詹姆斯版》(King James Version),并且必须使用皮革或类似皮革的材料装订。
这样的要求显然不是随意设定的,很多人开始质疑这是否意味着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些政治势力正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推动某种文化战争。 在全国范围内,每年销售的《圣经》数量惊人,达到约2000万本,其中许多版本的价格低至5美元。但选择李·格林伍德的这本《圣经》显然意味着俄克拉荷马州将承担起更高的经济负担。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滥用了教育资源,也可能在无形中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必要的政治干扰。 关于这项要求的争议在州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表示,他们关注的是教育应该保持中立,而这种要求显然将信仰与教育混为一谈,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不适。
他们担心,这种趋势将导致学校在宗教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分化,让学生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迫接受特定的宗教信仰。 反对这种做法的声音并不在少数,很多人呼吁教育界应当保持多元化,尊重各种宗教和无宗教信仰的学生。而支持者则认为,《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基石,应该在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认为,引入《圣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此外,许多法律专家和教育研究者也对此提出了关注。他们指出,公共学校不能偏向某一种宗教或信仰,这样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法律上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诉讼。
这不但会让学校陷入财政和法律的困境,还会影响师生之间和家长的信任关系。 总的来说,俄克拉荷马州要求公立学校在教室中放置《圣经》的命令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虽然沃尔特斯的初衷可能是希望通过引入《圣经》来弘扬传统价值观,但这一做法似乎无意间激发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与政治争论。该事件反映了美国社会在宗教、教育与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各方的反应也无疑是对这场争论的一个缩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俄克拉荷马州在实施这一命令时,是否会考虑到各方的意见而进行适当的调整,值得我们关注。同时,这一事件也挑战着全美范围内有关教育与宗教界限的讨论,可能会成为未来更多地区效仿或反对的一个重要案例。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来说,这场关于《圣经》的争论,究竟会对他们的孩子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将继续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