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战争的定义正因技术而被重新塑造。无人机群取代了昔日士兵的行军,人工智能能够比传统谍报更快速精准地识别威胁,网络攻击则可能在不发一枪一弹的情况下瘫痪关键基础设施。面对未来的复杂安全挑战,北约(NATO)正在积极转向与初创企业合作,借助创新科技实现战场优势,超越潜在对手。北约于2023年6月启动了名为DIANA的项目,该项目旨在为防务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与孵化平台。DIANA连接了覆盖32个成员国的200多个加速器与测试中心,汇聚大学、产业界及政府资源,帮助初创企业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国防,实现军民双用。负责该项目的是首席运营官Jyoti Hirani-Driver,她深厚的政府及反恐背景为DIANA注入了务实与创新并重的理念。
她肩负着寻找和培养同时适用于军用和民用的技术的重任,目标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防务领域抢占先机。北约以往的防务创新大多依赖于大型承包商,技术整合复杂且采购周期漫长,新兴科技难以迅速应用于实际作战,初创企业更是难以进入这一体系。Hirani-Driver结合她曾在英国政府国防创新领域的经验,深刻理解创新引入国防体系的阻碍。她曾协助国防部获得十亿英镑级别的研发资金,推动高超音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等领域的发展。她强调创新不仅限于技术研发,也应融入人才培养和战略思维,帮助军队更聪明地应对未来战场。DIANA的核心战略是通过支持军民两用技术,扩大人才和技术来源,使初创企业能够以迅速的民用市场拓展作为跳板,进军国防领域。
“许多民用领域的优秀技术初创企业尚未认识到自己对国防的潜在价值,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他们完成这次跨越。”Hirani-Driver说道。DIANA通过集中发布国防与安全领域的具体挑战,包括能源与动力、数据安全、感知监控、人员健康及关键基础设施等,吸引相关领域的初创企业参与。入选企业将获得为期六个月的加速项目机会,获得来自北约导师、终端用户及测试中心的专业支持,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譬如,在爱沙尼亚的CR14网络安全测试中心,英国初创企业Goldilock成功验证了其物理网络隔离技术,能够即时分割并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代表着获得了北约权威验证的认可,为其市场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来自立陶宛的Astrolight推进安全激光通信系统,波兰的Revobeam研发适合无人车辆作业的智能天线技术,荷兰Lobster Robotics通过自主水下机器人实现海底测绘与监控,都是DIANA扶持的典型案例。这些企业的技术既适用民用,也为北约战斗力提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Hirani-Driver强调,资金支持固然重要,但真正的价值在于生态系统的构建,即将初创企业与军方终端用户紧密连接,推动技术从实验室快速过渡到战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持续助力有效技术成长,保证创新成果切实服役于盟军。”面对传统防务承包商的固有优势,北约认识到新兴初创企业带来的技术多样性与敏捷性至关重要。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要求防务体系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和技术趋势,初创企业正是提供这种灵活性的关键。
通过DIANA项目,北约不仅在技术层面构筑防护墙,更在战略上塑造了联合创新的新生态,强化成员国合作,提升整体防御与威慑能力。科技的推动下,北约正迈向一个多元协同、技术领先的新时代。未来,随着更多领域纳入DIANA挑战范围,北约将持续引导初创企业发挥潜力,确保在全球防务技术竞争中稳居前列。不论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还是自动化系统,北约对创新的渴求代表了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清晰预判。国防与科技的融合日益加深,使初创企业成为军事实力崛起的重要推手。北约通过与这些新兴力量共舞,走出一条卓越且可持续的防务创新之路,为成员国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