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塞勒,这位数据智能公司的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以其独特的比特币投资战略闻名于世。早在2020年8月,当他宣布将公司Strategy的主要资金储备资产转换为比特币,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极具风险甚至激进的举动。然而,时至2025年,这一决策不仅让Strategy成为了最大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之一,同时也重塑了企业如何看待现金、价值乃至长期财务策略的方式。 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各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急剧上升。塞勒敏锐地察觉到美元和其他传统法币的贬值风险,坚定认为比特币作为一种数字化、供应总量固定的资产,是最有效的价值储存工具。在他的构想中,比特币不仅仅是投资产品,而是“数字黄金”,能够长期保护企业的资金购买力不被通胀侵蚀。
Strategy公司首笔比特币购买出现在2020年8月,斥资2.5亿美元购得21454枚比特币。此后,塞勒不断调整公司战略,使其兼具科技企业的身份和企业比特币资金管理平台的双重角色。为了持续扩大比特币持仓规模,塞勒运用了多种融资工具,包括可转换高级债券、担保贷款和股票发行,灵活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比特币,实现规模化积累。这种模式后来被业界称为“比特币飞轮效应”。 这种策略助力Strategy快速提升比特币持有量,同时也拉动了公司股价上涨。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投资者开始将持有该公司股票视为一种间接投资比特币的途径,推动股价进一步攀升。
借助股价提升所带来的资本优势,公司又得以继续增发股票或发行债券,为新一轮比特币买入提供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到2025年6月,Strategy累计持有约58.2万枚比特币,平均购入价格约为每枚7万美元,投资总额高达约408亿美元。 虽然在整体比特币持有体量上,Strategy并非全球第一(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以及一些大型交易所、比特币ETF如黑石的IBIT持有的数量更大),但作为一家上市企业,在公开财报中直接持有如此规模的比特币资产,这在企业界前所未有。 塞勒的比特币策略也并非毫无风险。首先,比特币本身价格波动剧烈,潜在的价格暴跌可能极大地影响公司资产的市值,进而波及公司股价和融资能力。此外,由于公司大量依赖债务融资进行比特币购买,一旦市场环境恶化,履行债务义务的压力将骤增。
2022年8月,塞勒宣布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转而担任执行主席,以更专注于公司的比特币战略,而新的CEO方乐则负责日常运营管理。 市场对塞勒战略的评价依然分化明显。一些投资者和分析师看好其前瞻性视野,认为这种创新的资本管理模式为企业资金配置带来巨大突破,使企业资产能够抗击通胀风险甚至实现资本增值。相反,批评者则质疑以高风险数字资产作为企业主要储备资产的合理性,担心这种做法将企业置于难以预计的市场波动风险中,尤其是在股价相对于公司比特币持仓价值存在高溢价时,更加增加了潜在的下行风险。 不可否认,塞勒的战略为企业级比特币投资树立了重要范例。他的大胆尝试促使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重新审视数字资产作为对冲传统货币贬值的工具。
尤其是在金融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调整相关准则允许企业以公平市值报告数字资产后,市场对这种资产配置的接受度显著提升。此外,比特币现货ETF的成功推出也让传统投资者更便捷地参与数字资产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的融合。 从战略实施的历程来看,塞勒通过关键融资节点持续扩大比特币持仓。自2020年8月首批购买以来,Strategy不断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增发股票筹集数十亿美元,在2025年初更先后完成数十亿美元规模的债券和优先股融资,这些资金大规模用于增持比特币。即便在2022至2023年加密市场深度调整期,Strategy依然保持买入态势,彰显其长期坚定的投资信念。 Michael Saylor本人对比特币的未来依旧十分乐观,公开预测比特币价格将在长期内达到100万美元,认为数字金矿时代正被开启。
尽管主流科技巨头尚未大规模进入比特币阵营,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探索配置数字资产的可能,彰显数字资产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日渐增强。 迈克尔·塞勒通过其创新的企业财务运作模式,不仅引领了Strategy成为全球最大公开交易比特币持有企业之一,更推动了企业层面的数字资产管理思潮形成。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灵活创新的资金策略和对未来价值存储形式的深刻洞察,能够为企业抢占未来竞争先机提供稳固基础。无论是认可还是质疑,塞勒的比特币战略已经为全球企业资金管理树立了新的标杆,开启了区块链时代企业资产配置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