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近期发生了一起引人瞩目的非法加密货币挖矿事件。当地执法部门在例行巡查过程中,意外查获一辆装有大量加密矿机的卡玛兹卡车,发现其正通过非法连接盗用本应供给附近村庄使用的电力。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加密货币挖矿领域隐藏的违法问题,更暴露了区域能源管理和监管上的漏洞。此次查获的非法矿场内安装了95台挖矿设备,配备了用于电力转换的移动变压器站,连接至一条10千伏特的电力线路。根据俄国国家新闻社TASS的报道,这样的电力消耗足以满足一个小型村庄的用电需求。事件发生地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的普里拜卡利斯基区,这里因其相对偏远且电力资源紧张,成为部分违法挖矿者的“温床”。
调查人员在现场发现两名疑似犯罪嫌疑人早已驾驶SUV逃离,未被当场控制。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2025年以来布里亚特地区第六起与加密货币矿场盗电相关的案件。负责该地区电力运营的俄罗斯电网子公司Rosseti Siberia旗下的Buryatenergo部门表示,非法接入电网不仅破坏了正常的电力供应秩序,还导致局部电压下降、超负荷甚至停电等严重问题,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电网安全埋下隐患。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和价格飙升,挖矿业务也呈爆炸式增长。挖矿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环境影响和资源合理利用的争议。而在俄罗斯的部分地区,特别是能源资源丰富但监管不完善的地带,非法挖矿活动频发,针对电力盗窃的案件屡见不鲜。
俄罗斯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布里亚特共和国等电力供应相对紧张的区域出台了严格限制措施。根据规定,布里亚特地区在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期间,禁止所有加密货币的挖矿活动。仅允许在指定地区由注册公司经营的矿场进行挖矿操作。这些规定旨在缓解冬季电力需求高峰压力,防止因非法用电导致的更多能源安全风险。除了布里亚特,全国范围内其他多个地区也同步出台了相关措施。2024年12月,俄罗斯宣布在能源消耗高峰期禁止包括达吉斯坦、车臣及俄罗斯控制下的乌克兰东部部分地区进行加密货币挖矿。
2025年4月,南部的伊尔库茨克地区也实施了全面禁令,进一步收紧挖矿能源使用的监管。伊尔库茨克地区是俄罗斯主要的加密货币挖矿中心之一,著名矿商BitRiver便在当地建有大型数据中心。BitRiver自2019年在布拉茨克启动首个矿场以来,依托低廉的电价吸引了大量矿工。然而,能源紧张和政策收紧为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挑战。除了物理性的非法挖矿行为,俄罗斯还面临网络空间的加密货币挖矿安全威胁。安全厂商卡巴斯基曾揭露名为“Librarian Ghouls”或“Rare Werewolf”的黑客组织利用钓鱼邮件散布恶意软件,入侵大量俄罗斯计算机设备,进行非法“加密挖矿”。
该恶意软件能够关闭系统安全防护机制,悄无声息地在凌晨时段启动挖矿进程以避开用户检测。黑客利用远程控制权限窃取登录信息,针对系统配置进行优化,最大化矿机效率。这种“隐形加密挖矿”不仅消耗用户的电力资源,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数据泄露,造成更为广泛的网络安全隐患。俄罗斯对加密货币行业采取了较为谨慎和严格的态度。政府意在平衡数字金融发展的需求和能源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非法挖矿行为的不断曝光促使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执法力度明显加强。
电力盗窃不仅是财产犯罪,也涉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因而成为重点打击对象。未来,随着科技手段的提升,监管部门可能会借助智能电网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非法用电的精准定位和实时监控,减少违法矿场的滋生土壤。同时,加密货币行业自身也需要探索绿色、环保的挖矿模式,降低电力消耗,推动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俄罗斯此次打击卡玛兹卡车内非法加密货币挖矿点,具有重要的示范和震慑意义。它表明政府在治理违法行为和维护能源安全方面的决心,也提醒相关从业者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性。面对全球加密数字经济的迅猛变化,各国均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