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Substack成为了各种意见领袖、写作者和播客主持人展示自我、吸引受众的重要阵地。然而,平台的开放性也带来了问题,使得诸如极右翼和纳粹题材的历史修正主义内容得以传播和受众扩展。其中,达里尔·库珀(Darryl Cooper)这一鲜为人知的业余历史学家,凭借其对纳粹德国及犹太历史的扭曲叙述,从默默无闻跃升至拥有超过17万订阅者的Substack热门作者,成为近年来西方极右翼历史叙述体系中的典型代表。库珀的崛起不单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当今社交媒体和订阅制平台在信息管控和历史话语权维度上的深刻映射。达里尔·库珀的起点颇具争议。十年前,他选择参与了极右翼自称“南方民族主义”的Podcast节目《Rebel Yell》的录制,这一节目由白人至上主义者杰森·凯斯勒运营,曾组织过著名的“夏洛茨维尔联合右翼集会”。
在极端分子眼中,库珀的出现显得“体面得多”,这也正体现了他擅长的“改良派”策略——在坚持极端观点的同时,用较为聪明和含蓄的语言掩饰立场,避免直接与极端暴力和公开仇恨挂钩。其后,库珀成功脱离了小众激进圈,逐步走向更广泛的平台。尤其是2025年,他的历史类Substack成为最受欢迎的历史通讯之一,超越了诸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亚当·图兹(Adam Tooze)等拥有专业背景的历史学者。库珀通过制作《烈士制造者播客》(The Martyr Made Podcast)为代表的内容,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视角的故事,试图重塑纳粹士兵和德国平民的形象,淡化纳粹政权的罪责和暴行。配合宣传的视频中,他用激昂的希特勒演讲剪辑混合着金属音乐,再现占领巴黎时德国军团大军压境的画面,影射“德国人作为受害者”的论调,极力打造“遭误解的德国”形象。他对纳粹德国和犹太人的解读巧妙而隐晦。
一方面,他公开反对低级的粗俗反犹言论,表现出对受害犹太人的某种“同情”,让人难以用传统反犹主义典型的形象来评判他;另一方面,他的言辞和行为中依然充满了对犹太人的怀疑和暗示,例如经常指出犹太人在左翼运动中的比例,以此作为批判的依据。他曾发布过引发公愤的社交媒体内容,比如将巴黎奥运开幕式上变装皇后团体表演与希特勒占领巴黎时的照片对比,称前者“在几乎每方面都优于后者”,并坚称其观点。虽然遭到批评,他仍旧未完全收回立场。库珀这种模糊和双重的叙述风格,令他既能在主流听众和支持者中树立“好学、理性”的形象,又能暗中吸引极端主义分子的关注,成为一种带有“启蒙式引导”的极右传播模式。这种隐蔽的极端主义传播策略早已在网络极右翼圈层中被称为“渐进式激进化”,即通过逐步引导,不直接吓跑底层听众,同时培养一批“潜在信徒”,在文化战场上消解反犹标签的负面影响,扩大异端史观的影响力。此外,库珀引用和推崇了被广泛否认和谴责的著名纳粹历史修正主义者大卫·欧文(David Irving)的观点,甚至将欧文作为自己论述的“来源”,在一些关键历史事件上极力淡化纳粹责任,试图将诸如克里斯塔尔之夜等反犹暴行描绘为官方试图控制宣传的“失控事件”,在学术界和主流历史研究中引起强烈不满。
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等多方机构曾对库珀与极右翼历史修正主义的联系发出谴责,而美国白宫和以色列官方机构对他与福克斯前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的联合节目中“意图淡化纳粹罪行”的言论表示震惊和反对。库珀的背景颇为复杂。他没有正式的历史学学术背景,曾多次转校,后入伍服役并成为国防部承包商。2014年,他因巴以冲突中的某次战役而产生兴趣开始制作历史播客。虽然其内容表面引用了部分严肃学者观点,试图营造专业气氛,但其核心论调始终围绕对犹太人、纳粹和二战历史的扭曲叙述。值得一提的是,母亲杂志(Mother Jones)调查显示库珀曾以匿名方式活跃于多个白人极右翼论坛,以昵称“Juggernaut Nihilism”发言,支持渐进式极右翼宣传策略,呼吁避免过早激怒主流受众,强调在不同层面进行长期渗透,这成为理解他个人及其作品策略不可或缺的线索。
库珀极其善于利用社交媒体的特性,在X(原Twitter)等平台积累了近35万关注者,其中不乏美国政坛右派新星。部分保守派政治人物甚至不愿公开对其历史修正主义观点作出谴责,将其辩解归结于“言论自由”。然而,在专业历史学界及反极端主义研究者看来,库珀的作品本质上是为了服务于现代极右意识形态而设计的伪学术和传播工具,目的是将纳粹改头换面,淡化其暴行,把德国普通士兵和纳粹政权塑造成某种“被误解的牺牲者”。这种叙事严重违反历史事实与纪念伦理,对全球反犹主义预防和纳粹罪行警示教学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深入分析库珀的叙述可以观察到其核心逻辑:通过选取性忽略纳粹系统对犹太人和苏联战俘的有意识杀戮计划,刻意弱化纳粹种族灭绝的规模和动机。同时,他挖掘美军暴行、集中营解放后的报复行为作为对比,试图营造一种“双方都有罪”的假象。
这种叙事策略不仅是在改写过去,更是在为当下的极右翼复兴寻找历史辩护。更令人担忧的是,库珀及其支持者的影响力正从网络走向更广泛的公共领域,有意借助主流媒体和知名访谈如Joe Rogan的播客,打入相对温和的保守派听众群体,提升极右翼历史修正主义的社会接受度。这种向主流文化渗透的趋势令人警惕,也反映出公众在信息辨识与历史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库珀的崛起警示我们,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记录,更是当下政治文化斗争的前线。面对包裹在“同情理解”外衣下的极端主义历史,再次揭示了言论自由与平台监管之间复杂且敏感的平衡。如何在尊重个人表达权利的同时,遏制历史谬误与极端主义传播,是整个社会和政府、平台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总结来看,库珀从无名业余历史学家成长为Substack头部内容创造者,既得益于其揣摩群众心理的传播技巧,也反映了当代信息生态中极右翼修正主义的强势扩张。对于关注社会稳定与历史真相的人士而言,如何辨识、批判并对抗类似库珀这样的历史伪学问及其背后的政治意图,成为现代媒体素养和民主防御机制的重要课题。未来,只有加强多元且权威的历史教育,提升公众的媒体辨别能力,同时促进平台责任和社会监督,才能有效遏止极端主义借历史之名重塑社会意识形态的趋势,保护历史的真实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