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摩擦的频发,正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于2025年7月发布的最新金融稳定风险半年度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尽管美国暂停实施部分关税措施带来短暂的缓和,但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依旧保持高位。报告强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及金融市场的全球分裂趋势以及各国主权债务压力依然是不可忽视的风险源。英国央行金融政策委员会(Financial Policy Committee,FPC)警示,金融体系中高风险资产价格可能出现剧烈下跌,投资者资产配置可能发生急剧调整,甚至传统资产价格间的历史相关性可能出现长期破裂的风险。2025年4月初,全球股市出现暴跌,英国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出口到美国的大量商品加征关税,引发市场恐慌和波动。
尽管股市随后有所回稳,债券市场则表现出对未来借款规模的不确定性和担忧,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中。英国最近经济政治环境的波动也加剧了债券市场的紧张情绪。英国政府因计划削减福利支出遭遇议会强烈反对,导致相关债券价格急跌。此外,财政大臣雷切尔·里维斯(Rachel Reeves)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英国财政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也在同一周发布声明,指出英国公共财政状况“相对脆弱”。新冠疫情后,政府支出并未有效收紧,财政压力逐渐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4月份的市场波动是由外部因素引发,且持续时间较短,但英国央行强调,如果这种波动持续时间更长,金融市场的压力可能会显著加剧。英国政府债券市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运作效率,这反映出英国金融体系的韧性,但未来依然需要警惕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为增强市场透明度和风险防范能力,英国央行宣布将公开更多关于市场整体头寸的数据,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英国家庭和企业整体保持了一定的韧性,国内银行体系具备应对经济突然恶化时继续放贷的能力,因此英国央行维持了逆周期资本缓冲率(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CCyB)在2%的水平。CCyB作为调节信贷周期的重要工具,旨在经济繁荣时期增加银行资本储备,从而在经济下行时支持银行持续放贷,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全球视角看,贸易壁垒和地缘政治纷争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显著。
例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及全球产业链的分裂,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给资本流动和投资决策增添了难度。并且,主权债务问题在多个经济体日益突显,部分国家因债务负担加重面临财政收缩压力,可能引发市场信心动摇,从而波及全球金融稳定。英国央行作为主要监管机构,密切关注上述风险演变,并在货币政策及宏观审慎政策上保持高度警觉。其强调,加强金融体系的抗压能力,加强风险监测及提升信息透明度,是应对不断变化复杂风险环境的关键。当前国际金融形势要求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加强跨境金融市场监管协调,防止风险传染效应扩大。英国央行的报告为投资者、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提醒全球市场不可掉以轻心,保持对潜在波动的警觉和应对准备。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贸易和地缘政治关系的稳定对于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英国央行的审慎态度体现了其对潜在风险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全球金融体系在面对复杂多变局势时的脆弱性和韧性并存的现实。金融市场参与者应综合考虑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和地缘风险,适时调整投资策略,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监管机构应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风险敞口的监控,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总之,英国央行的最新风险评估清晰传达了一个信息:全球金融稳定面临的挑战尚未解除,需持续关注地缘政治紧张、贸易分裂和债务风险等多重因素,只有通过多方协作与科学监管,才能有效防范和缓解潜藏的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繁荣与金融健康并重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