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餐饮行业中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变得越来越普及,Just Eat和Takeaway.com的支付终端便是其中典型代表。这些终端看似安全可靠,但其实存在不少潜在的安全漏洞。通过合理利用NFC技术,研究者能够成功入侵这些设备,获得管理员权限,甚至完全控制系统,从而对设备安全提出严峻挑战。本文将详尽介绍如何利用NFC卡破解Just Eat和Takeaway.com终端的全过程,剖析终端硬件构造和软件漏洞,展示破解技巧和相关风险,并探讨未来安全防护方向。首先,在购买到这款终端之后,设备开机便出现激活界面,要求输入商家身份信息或通过官方客服激活。没有账户信息时,设备功能受限,只能访问有限的WiFi设置。
设备基于较旧版本的安卓系统,大约是Android 6。这为进一步探索系统漏洞提供了机会。通过WiFi菜单尝试安装证书才能调出文件管理器,但文件选择器十分有限,无法完整访问系统文件。设备的以太网接口、USB接口及无线天线为后续入侵提供了潜在路径。通过连接USB键盘测试,发现可以使用快捷键如Alt+Tab切换应用,调节亮度和音量,但依然无法突破激活锁定界面。挖掘设备内部结构时,发现有多组暴露的UART接口和用于启动引导的U-Boot调试接口,更有物理开关控制USB端口,这提示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更深层访问。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设备支架侧方集成了NFC读取器。利用Android Beam向设备发送文件,终端成功接收但因系统权限限制无法访问这些文件。后来,在XDA论坛的技术交流中,有用户发现可以利用特制NFC标签直接触发打开特定应用,通过标签写入目标应用包名实现跳转,此法突破激活界面限制。该用户尝试通过此方法开启系统设置界面,但不幸因设定了不兼容的锁屏密码导致屏幕黑屏无法进入系统;然而这次尝试为后续破解提供了关键思路。再度使用这一NFC跳转技术后,成功进入设备设置菜单。在设置中,发现存在所谓的“保姆模式”菜单,可以激活状态栏和导航栏的显示,恢复更多系统功能。
同时还藏有管理员设置开关,能隐藏或显示更多系统选项。开启状态栏并插入USB存储设备后,从导航栏回拉菜单内可以访问U盘文件。然而,尝试直接安装APK文件时却提示“无法打开文件”,显示系统安装权限受到限制。进一步检查设备已安装应用,发现其中预装了一个名为CyanogenMod的文件管理器,其界面和功能较为强大并且支持APK安装。由于系统为用户调试版ROM(userdebug build),自带调试权限,可以从菜单中查得应用包名。该发现使得可以制作另一张NFC卡,写入包名com.cyanogenmod.filemanager,实现NFC启动此文件管理器。
通过文件管理器将预先复制至内置存储的APK文件安装上去后,一系列第三方应用如Niagara启动器、Firefox浏览器及关机重启菜单APP得以部署,极大地扩展了终端操作自由度。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内部后,意外发现设备屏幕左下角快速连按四次,会弹出隐藏密码输入界面。输入特定密码如59047即可进入管理员菜单,该菜单包含应用切换器与系统设置快捷入口。另一个密码14611则能打开工厂测试菜单。经过验证这些密码在不同设备间通用,不依赖于单独硬件,说明是软件内置的通用破解代码。结合固件升级包的研究,发现升级固件通过MQTT协议从特定服务器地址下载。
利用固件内置的URL和工厂测试功能,进一步证实了系统代码和升级流程的漏洞存在。面对安卓6的旧版系统,加上UART调试端口和开放的用户调试ROM,理论上只要通过硬件连接实现ADB调试,即可获得系统根权限,完成彻底接管。尽管当前破解者仍需自行焊接线缆或找特殊数据线实现物理连接,但基于用户调试权限,系统root几乎唾手可得。此次破解不仅揭露了Just Eat和Takeaway.com终端设计上的不足,同时也警示了整个餐饮支付终端生态的安全隐患。基于NFC的攻击路径利用了系统内核机制及预装应用权限不足保护,引发了对安卓设备安全策略的深刻反思。未来终端厂家应加强硬件层面安全设计,例如禁用无关接口,采用更严格的访问控制,并及时升级安卓版本,避免知名漏洞滥用。
同时,软件层需实现完善的安全加固措施,包括限制NFC交互权限、加密敏感数据通路、防止未授权安装与配置更改。餐饮行业相关运营商也应加强终端管理与维护,防止设备通过二手市场流入不法分子手中。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破解旅程,我们不仅学会如何利用NFC卡突破安卓支付终端的限制,也深刻认识到移动支付终端面临的多重安全威胁。技术爱好者和安全研究人员应持续关注相关设备安全,推动厂商采纳更先进的安全架构,保障消费者和商家的资金安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安全攻防博弈愈发激烈,只有综合应用软件更新、硬件设计和使用管理三者才能有效防范此类攻击,提升餐饮电子支付全链路安全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