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虽未动摇,但多重因素正在影响其价值走势。根据路透社近期对外汇策略师的调查,绝大多数受访者预测美元未来数月内需求将下降,推动美元汇率进一步走弱。美国面临的财政赤字、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贸易政策调整成为主导市场情绪的关键因素。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已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近期国会通过的一项减税和支出法案将导致联邦债务增加3.3万亿美元,这无疑加剧了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债务的不断膨胀令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信心动摇,促使他们减少持有美元资产。
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扬,反映出投资者对持有长期债务风险的溢价要求增加,资金流出美元资产市场的现象日益明显。 此外,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充满变数。前总统特朗普时期推行的关税政策虽已有所调整,但其影响仍未完全消退。市场参与者普遍担心类似的“异常”贸易政策将继续对美国经济造成压力,从而抑制经济增长预期。这种贸易环境下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吸引力下降。外汇策略师指出,美元的传统安全避险货币地位正受到挑战,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资产配置,减少过度依赖美元。
欧元作为美元的主要竞争货币,已逐渐受益于这些变化。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策略师上调了对欧元的汇率预期。目前欧元兑美元汇率约在1.14美元左右,专家预测未来三个月将保持稳定,六个月内升至1.15美元,一年后甚至可能达到1.18美元以上。自2021年11月以来,这一中期至长期的汇率预测达到了历史高位,显示投资者对欧元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央行近期虽然宣布了一系列降息措施,理论上欧元利率的降低可能会使欧元贬值。但由于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且美国面临的财政风险被放大,美元的弱势反而更为明显。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夏季临近,市场对美国财政风险的担忧可能加剧,加上劳动力市场数据开始放缓,这种负面因素将进一步削弱美元走势。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市场出现明显的“卖美元”活动。一些投资机构将部分美元资产转换为欧元及其他主要货币,以规避美国财政风险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有下滑趋势,进而对其汇率形成压力。同时,投资者也关注美国债市的“期限溢价”上升,即持有长期国债所需的额外补偿升高,反映出市场对美国长期债务风险的重新评估。 这一轮美元的疲软趋势对全球经济有深远影响。
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其价值波动将直接影响到各国的进出口成本和金融市场稳定。一方面,美元贬值有助于提升美国出口竞争力,改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依赖美元负债的国家和企业可能面临偿付压力增加,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除了传统货币市场,数字货币和新兴市场货币也在国际资金流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元走势的变化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调整资产配置策略,加强对多元化货币篮子的关注及运用。这种趋势将促使未来全球金融市场结构更加多样化,减轻美元独大的格局。 总体来看,美元面临的下行压力源于美国内部财政赤字过高、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大以及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
外汇策略师的普遍看法是,除非美国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和经济政策调整,否则美元汇率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显著回升。与此同时,欧元等主要货币凭借较为稳定的政策环境和经济基础,有望在国际外汇市场中获得更多投资青睐。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国国债市场的变化、美国政府财政政策的最新动态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动向。同时,还需关注欧元区经济指标及欧洲央行的政策信号,以便在波动的汇率环境中优化资产配置,规避潜在风险。 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预见,未来美元汇率将继续承压,逐步呈现下行趋势。全球金融市场正处于调整期,投资者智慧和策略的有效结合,将对资产保值增值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竞争与合作格局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各国经济政策协调与市场反应的互动将成全球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