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和法律更新 投资策略与投资组合管理

旧套路新技术:传统媒体被操控如何助长数字专制主义

监管和法律更新 投资策略与投资组合管理
Old Tricks, New Tech: How Legacy Media Capture Fuels Digital Authoritarianism

本文深入探讨了传统媒体被政府和相关势力操控的方式,解析了其如何在数字时代助长专制主义的发展。结合匈牙利等国家的案例,结合现代科技对新闻自由的挑战,揭示了媒体与数字平台之间复杂的权力博弈,呼吁通过政策和社会行动保护新闻独立性。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传统媒体的操控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尽管互联网曾被视为独立新闻和言论自由的坚固堡垒,但不少国家的权力机构利用多种手段收归媒体资源,使得过去依靠传统媒体维系的舆论形成机制加速向专制主义倾斜。匈牙利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其执政党通过“媒体捕获”的方式将绝大多数新闻渠道纳入掌控范围,成为支持数字专制主义的强大支柱。本文将围绕“旧套路如何与新技术结合,共同助长数字专制主义”这一话题展开分析,深入剖析媒体被控制的现象背后的机制,并讨论当下技术巨头与政府权力的关系及其对新闻独立性的影响。匈牙利的媒体操控可以追溯至2010年,当时执政党翼资政党回归政权后,迅速着手收编公营媒体。此前,翼资党在2006年的选举失利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媒体对他们的不利报道,因此他们决心重塑国内新闻生态。

公营媒体里独立记者被大量辞退,取而代之的是拥有党派背景的亲信。同时,监管机构的董事会成员也被迅速换成政府忠诚份子,切断了公营媒体独立性的最后防线。除了直接掌控公营渠道,翼资党还精准使用国家广告资源,大量资金转移至亲政府的媒体阵营。更重要的是,他们引导关系密切的商业巨头逐渐收购私人媒体资产,如同安迪·瓦伊纳收购的TV2电视台和奥尔班老乡洛伦茨·梅什罗斯掌控的重要出版集团,让私人媒体的独立空间日益缩小,成为政权的传声筒。传统媒体被牢牢掌控后,翼资党通过调整编辑方针和新闻报道口径,一次又一次地巩固执政优势,形成自我强化的权力循环样本。这种模式被学界和媒体界定义为“软权威主义”中的“媒体捕获”,其核心包括:公营媒体的全面接管,监管机构的政治化,国家资金对新闻立场的操控,以及私人媒体资产的系统性收编。

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旧套路”已在东欧其他国家如波兰、斯洛伐克,甚至远至埃及、中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复制推广,成为数字时代权威主义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互联网过去曾是独立新闻记者和反对声音的避风港。从匈牙利的Atlatszo到斯洛伐克的Denník N,多个国家都有因为媒体收购而爆发的记者罢工和新媒体创办,这些在线平台得以用更自由、不受审查的方式发布新闻。线上广告收入成为这些独立媒体得以维持的重要资金来源,谷歌广告和数字新闻计划资金成为其生命线。科技巨头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曾给传统媒体被掌控的记者们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发声渠道。然而,这种依赖关系正逐渐变得危险。

随着互联网巨头如谷歌、Meta和推特(现称X)在全球扩张,本地政策环境的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强。它们不得不在政治压力和商业利益之间权衡,频繁被指责协助政府打压异见声音。例如谷歌被批评提升亲埃尔多安的土耳其媒体排名和对其计划资金加以倾斜,推特放松对俄罗斯、中国、伊朗政府账户的限制,Meta在越南配合当局审查反对派帖子,种种案例表明,科技平台与权威政权的关系愈加紧密。这样的趋势令独立新闻生态雪上加霜。不仅传统媒体在多个国家被收编,作为新媒介形态的数字平台也逐渐违背自由表达的初衷,成为某些政权控制信息流动的帮凶。全球新闻自由指数持续滑落,部分原因正是这些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专制策略造成。

在全球范围内,应对这一挑战的政策需求日益迫切。欧盟在此领域走在前列,数字服务法案(DSA)和数字市场法案(DMA)试图对大型科技平台的权力行为进行规制,要求它们对平台内容负责,防范虚假信息传播,维护公平竞争。然而,这些法律尚未充分解决保护独立新闻和遏制媒体捕获的深层问题。欧盟正在推动的欧盟媒体自由法案(EMFA)针对传统媒体的独立性提出保护措施,却对科技平台在更大范围内的角色缺乏明确监管。此外,在立法层面外,推动公众支持公义媒体平台建设、推动透明度与独立监察机构的运作也至关重要。近年有声音呼吁打造公营的、符合公共利益的数字新闻平台,以抵御商业和政治驱动力的双重渗透。

部分欧洲项目如“欧洲公共空间理事会”和“Eurostack”提出构建跨国界、多语种的可信新闻平台的愿景,希望在互联网治理中重塑数字主权和语言多样性。然而,这些计划需要强大的政治意愿和民间支持才能付诸实施。综合来看,传统媒体的操控在数字时代并未消失,反而因结合技术工具、数据算法和资本运作,使得“媒体捕获”这一旧有的权威主义操作更加隐蔽和高效。技术巨头和权力机构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决定了信息生态的未来走向。抵御数字专制主义,守护新闻言论自由,一方面需要全方位的政策监管和立法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公众的警觉、媒体的坚守和多方的合作共同推动。新闻自由不仅关乎言论表达,更是民主社会权力透明、公共参与的根基。

在数字媒体成为传播主渠道的时代,守护新闻独立是防止信息被操纵和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媒体捕获虽然老套路,但结合新科技,它已成为当代影响深远的全球挑战。惟有通过法律、技术与社会三重保障,促进新闻生态多元化和公平竞争,才能有效遏制数字专制的蔓延,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在信息时代享有真实、独立、多样的新闻资源。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AI 'Nudify' Websites Are Raking in Millions of Dollars
2025年10月21号 13点31分46秒 揭秘AI“裸照生成”网站: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与监管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类名为“裸照生成”(Nudify)的AI网站悄然兴起,利用AI技术生成非自愿的裸体照片,成为网络安全和伦理的重要挑战。该现象牵涉巨额利益、技术滥用及复杂的监管困境,值得社会各界深刻关注。

MicroStrategy, the largest corporate bitcoin holder, to raise more than
2025年10月21号 13点32分59秒 MicroStrategy计划筹资逾420亿美元加码比特币储备 引领企业数字资产投资新趋势

MicroStrategy作为全球最大企业比特币持有者,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筹集超过420亿美元资金购买更多比特币,彰显其对数字资产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念。这一举措不仅影响市场格局,也反映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资本配置上的创新路径。本文深入解析MicroStrategy的最新财务动向、市场反应及其在企业数字资产投资领域的重要意义。

Why Trump’s housing revolution risks mortgage turmoil
2025年10月21号 13点34分29秒 特朗普住房革命背后的按揭危机隐忧探析

深入解析特朗普住房政策转变可能引发的按揭市场震荡,揭示其对贷款环境、房地产行业及整体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

East Asian aerosol cleanup has likely contributed to global warming
2025年10月21号 13点35分19秒 东亚气溶胶减排对全球变暖加速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东亚地区的气溶胶排放显著减少,这一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速密切相关。通过多模式地球系统模拟与卫星观测数据的结合分析,揭示了东亚气溶胶清理对全球及区域气候的复杂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

My Problem with Superman
2025年10月21号 13点36分59秒 超人形象的困境:一位移民眼中的文化符码与认同挑战

探讨超人这一全球知名超级英雄形象在移民群体中的文化理解与个人认同冲突,深入剖析超人形象如何反映出移民经历中的身份挑战和社会隔阂。文章结合作者自身移民经历,揭示文化差异与种族偏见对超级英雄认同的影响,带领读者重新审视超级英雄文化在多元社会中的作用与局限。

The Matthew Effect
2025年10月21号 13点37分50秒 深度解析马修效应:财富与成功的累积优势揭秘

探讨马修效应的起源、在科学、教育、网络及社会中的表现,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不平等的深远影响与应对策略。揭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背后的机制和现实意义。

East Asian aerosol cleanup has likely contributed to global warming
2025年10月21号 13点38分48秒 东亚清洁空气行动对全球变暖加速的潜在影响解析

近年来,东亚地区针对大气气溶胶污染的治理引发了科学界对其气候效应的广泛关注。通过减少硫酸盐气溶胶的排放,这些空气质量改善措施不仅改善了地区环境,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研究显示,东亚气溶胶的清理可能是近年来全球变暖加速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对北太平洋及更广泛区域的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