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糖价经历了显著波动,2025年更是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随着多国预计产量提升,糖价持续承压。最新数据表明,2025/26年度全球糖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893亿公吨,同比增长4.7%,全球糖供过于求现象明显,库存压力加剧。供应预期的充足成为压制糖价的重要因素。美国农业部(USDA)五月底发布的双年报告中明确指出,全球糖库存盈余将达到逾4100万吨,较上一年度提升7.5%。这一供应结构的变化对市场价格形成了强烈的下行压力。
在主要产糖国中,印度和巴西的表现尤为关键。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糖生产国,其未来产量的增长预期极大影响市场情绪。今年,印度全国合作糖厂联合会预测,2025/26年度糖产量将同比增长19%,达到3500万吨。这一增长得益于甘蔗种植面积的增加及气候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印度气象部门预测的较常年偏多的季风降雨,为甘蔗生长提供了良好水分条件,从而促进糖产量提升。印度的季风周期通常从六月持续至九月,期间充沛的降雨不仅利于甘蔗的生长,也减少了干旱风险。
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糖出口国和生产国,其生产情况对全球糖价具有决定性作用。美国农业部预测,巴西2025/26年度糖产量将同比增加2.3%,达到创纪录的4470万吨。巴西蔗糖产业的高度机械化和技术驱动保证了产量的稳定与提升。此外,巴西的出口政策和汇率变动也成为价格波动的重要参考因素。扩产与出口能力的同步提升,使巴西成为全球糖供过于求的重要推手之一。 除印度和巴西外,泰国的产糖前景同样不容忽视。
预计其2025/26年度糖产量将同比增长2%,达到1030万吨。作为重要的亚洲糖供应国,泰国糖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区域供应状况和价格走向。各国产量增长总体趋势表明全球糖供给趋于宽松,市场供应量逐步增大。 然而,2024/25年度印度糖产量下降近17.5%,降至五年来最低的2620万吨,这一波动对糖市短期供给形成一定支撑。印度政府自2023年10月以来采取出口限制措施以保障国内供应,政策引发了市场对印度糖出口减少的担忧。2024年初,印度宣布允许出口100万吨糖,此举虽放松了出口限制,但与前些年超过百万吨的出口水平相比,仍属于较低水平。
这种限制导致全球糖供应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对市场价格形成短期支撑。 在国际市场的交易层面,纽约期糖和伦敦白糖期货价格均呈现一定跌幅。2025年6月23日,纽约糖期货下跌0.43%,伦敦白糖期货跌幅达到1.75%。这种跌势反映了市场对供应充裕的普遍预期和缺乏利多支撑的局面。过去三个月以来,糖价持续下行,甚至触达四年来的近期期货低点。这对种植者和糖厂带来了压力,也促使相关方调整生产计划和出口策略以应对价格下行风险。
全球糖市当前的价格承压情况,与国际主要产糖国的政策、气候因素及市场供需格局息息相关。印度季风的旺盛使产量有望大幅增长,巴西稳定的扩产态势加剧全球供给压力,而泰国适度增加的产量进一步充实了亚洲市场供应。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糖价缺乏上行动力的现状。此外,全球经济环境、能源价格走势及货币汇率波动等宏观经济因素,也对糖价走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未来糖价的走势将继续受到产量消息、政策调控、气候变化以及国际物流状况的综合影响。全球糖业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各国政策动态,尤其是印度的出口限制和美国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气候异常事件如干旱、洪涝等,也可能对局部区域产量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全球供需平衡。除此之外,替代品价格变化和健康饮食趋势对糖需求的潜在影响,也值得产业链各方关注。 综上所述,2025/26年度全球糖产量预计大幅提升,尤其是印度和巴西的供应增长,令市场糖价面临较大压力。短期内,印度的出口限制和产量波动可能为价格提供一定支撑,但长期看全球糖供给充足趋势显著,糖价难以重回高位。消费者和产业链关注者需根据供应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糖价波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糖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科技进步的推动,糖市场未来将更加复杂多变,但供应充足的基本面已成为当前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