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on曾是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最受瞩目的扩展解决方案之一,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多样化的区块链服务,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用户的关注。然而,随着加密市场的不断演变,Polygon也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和技术革新的双重压力。2025年6月11日,联合创始人Sandeep Nailwal宣布接任Polygon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宣告公司治理重塑和未来发展策略的重大转向。Nailwal选择解除之前的董事会架构,独自掌控项目指挥权,此举不仅是管理层结构上的变革,更是对外界传递出Polygon致力于高效执行和明确领导的强烈信号。过去,Polygon仿照传统大型企业设立董事会,希望通过机构化管理带来稳定与发展。然而,实际情况是,繁琐的决策流程和多方协调导致决策速度缓慢,令创新步伐受阻。
Nailwal坦言,一些本应两周内完成的决定往往需要两个月时间,严重拖延了项目进度。由此可见,他坚定推崇单一领导体制,旨在通过简化决策链条,实现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提升执行力。Nailwal的领导风格深受家庭背景影响,他形容自己拥有“服务意识”的管理哲学——始终以满足用户需求和社区利益为优先,这种自幼根植的传承,让他善于倾听社区声音,曾亲自活跃于Telegram等社交渠道直接与用户互动。尽管繁重的工作量让他不得不限制个人社交活动,这份对用户的尊重和热情仍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Polygon的技术路线也因Nailwal的接管而发生重大调整。曾被寄予厚望的zkEVM链,将在2026年前逐步退役。
该链最初作为以太坊的等价扩展方案,融合先进的零知识证明技术,一度被视作行业典范,但实际用户体验未达到预期,锁仓资产及交易量持续下滑,盈利状况也不容乐观。此后,Polygon的资源重点转向主链Polygon PoS和AggLayer基础设施。在PoS链上,超过10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持续活跃,且该链在NFT交易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吸引了大量稳定币,如USDC和USDT的流入。NFT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投机成分大幅减少,但Nailwal坚信,具备实用价值和创新应用的优质NFT仍将发展壮大。NFT技术不仅能实现资产的数字化和流通,还为未来实现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上链提供了关键支撑。Polygon全面看好稳定币支付和资产代币化两大核心应用场景,这与全球监管环境和资本市场趋势高度契合。
近期,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稳定币法案,标志着该领域合规化正逐步推进。同时,BlackRock等资管巨头也开始布局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部分资产已在Polygon链上运作,显示出强劲的机构参与意愿。Nailwal强调,Polygon的未来不再是纯粹的技术竞赛,而是要围绕“实际产品”和能够被市场认可的价值进行深耕。他指出市场已从早期理论研究转向实际收益和用户体验,不断验证技术商业化的可能性。此前,Polygon曾以4.5亿美元融资成立董事会,吸引了知名创投机构如红杉资本、软银和虎牙资本,试图通过企业化管理进入机构时代。但如今回归创业初期的敏捷模式,Nailwal自信凭借强有力的带队方式和清晰愿景,迎接未来挑战。
核心的战略蓝图“The Gigagas Roadmap”期望将网络性能提升至10万笔每秒(TPS),以匹配或超越行业内领先区块链的速度要求。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Polygon将具备更强的可扩展能力,满足更多去中心化应用和企业级服务的需求。社区对Nailwal的“一人决策”模式反应不一,部分成员支持其坚决的战时管理风格,认为集中权力有助于化解当前瓶颈;但也有人担忧此前zkEVM项目的消耗,以及集中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对于这些声音,Nailwal表示他已准备好承担由此引发的争议和不满,认为唯有坚定执行,Polygon才能在激烈竞争中重塑地位。他坦言,自己必须找回那位当年勇于全力以赴的25岁年轻人状态,全情投入,拼搏向前。在多重压力和机遇交织的当下,Polygon的未来之路充满挑战但同样光明。
Nailwal的全面接管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节点,更是整个以太坊扩展生态面临转型的缩影。从放弃复杂的治理体系,到重心聚焦真实世界资产和稳定币支付,再到追求高TPS性能,Polygon正在加快自我革新步伐。随着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现实的深度融合,谁能推出实用且高效的平台,谁就能赢得市场青睐。Nailwal肩负的重任和期待无疑巨大,未来数月将是验证他所领导的Polygon能否实现华丽转身的关键期。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位年轻的印度创业者如何利用机会“all in”将Polygon推向新的高度,为全球区块链行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