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和网络投资平台的兴起,一种名为“养猪盘”的诈骗手法迅速流行开来。这类骗局通过建立虚假的情感关系,获取受害者信任后,引导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到伪造的虚假投资平台中,最终造成经济重大损失。美国特勤局近期查封了名为NFT-UNI.com的第二个涉案网站,挽回了数百万美元的潜在资金损失,尤其是保护了许多老年受害群体的利益。所谓“养猪盘”,借用了“养肥猪再屠宰”的比喻,指诈骗者先通过各种网络社交手段接触目标受害者,营造亲密且可信的关系,逐步引入虚假的投资机会,令对方放松警惕,直至大笔资金转入犯罪分子设计的骗局账户。该骗局往往从社交媒体、网络约会平台或即时通讯工具开始,骗子伪装成热心、关怀甚至是恋爱对象,利用受害者的孤独和信任展开套路。受害者在骗子鼓吹之下,以为是在参与正规的加密货币投资,随后被引导访问专业设计的虚假交易平台,比如本次查封的NFT-UNI.com。
在真实感极强的页面和交易界面背后,资金一旦汇入,便被迅速转移并通过复杂的账户网络进行洗钱,资金基本无法追回。美国特勤局的行动标志着执法部门对这一新兴骗局的重拳出击,也反映出骗子对老年群体的有针对性攻击。据统计,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单单NFT-UNI.com网站便导致超过450万美元的损失,纽约州一名受害者就被骗172,405.61美元。此前在2024年五月,另一个名为OKEX-NFT.net的域名被查封,表明整个诈骗链条的规模和复杂性日渐增长。全球范围内,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扩大,类似“养猪盘”式的投资诈骗呈爆发式增长。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报告指出,2022年投资类诈骗总额超过33亿美元,其中加密货币相关诈骗高达25.7亿美元,并且这一数字较上一年增长了183%。
老年群体因经验不足或信息获取有限,易成为重灾区。2023年FBI发布的“老年人诈骗报告”显示,60岁以上人群的诈骗经济损失高达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养猪盘”骗局成为公众、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的家庭急需掌握的技能。首先,应警惕任何来自不明来源的线上“朋友”或“恋人”,特别是当对方话题很快转向所谓的投资或赚钱机会。通常骗子会设计极具诱惑力的投资项目,诸如高回报的数字货币交易或NFT投资等。其次,对投资平台的合法性必须进行多维度核查。
可通过独立平台如金融行业监管局(FINRA)的BrokerCheck查询相关交易平台和经纪人的资质信息。如无任何正规信息或背景审查记录,切勿轻信。对于陌生人推荐的App或网站,即使界面设计再专业,也要保持怀疑态度。切勿因外观真实而贸然投入资金。特别忌讳向仅通过线上认识的对象汇款或转账数字货币,这不仅极难追回且可能触犯相关法规。遇到不确定的投资机会,咨询持牌金融顾问或网络安全专家是明智之举。
此外,及时向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或当地执法部门举报可疑活动,既可保护个人利益,也有助于打击犯罪链条。家人间相互告知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是防止被骗的第一道防线。作为社会整体,也需加强对老年群体的金融和网络教育,提升其辨别能力。此次美国特勤局对“养猪盘”诈骗网站的查封行动,不仅清理了部分违法违规的平台,也向世人敲响警钟。加密货币投资安全生态的构建,需要监管、执法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警惕心和防护意识的提升下,诈骗分子的阴谋才能被阻断。
我们要牢记,任何高回报且无风险的投资都极可能是骗局,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守护亲人尤其是年长者的财产安全,永远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通过了解欺诈手法、关注亲人动态和及时采取措施,每个人都能为抵御“养猪盘”诈骗贡献力量。未来,随着技术演进和金融监管的完善,相信更多像NFT-UNI.com这样的网站将被精准打击,骗子无处遁形。同时公众的识骗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构建更安全稳定的网络投资环境。共同携手,守护网络世界的诚信与安全,不断筑牢防骗防护墙,保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财富安全,才是我们共同前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