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的一个重要时刻,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备受瞩目的立法——“一大美丽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该法案旨在大幅放开美国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租赁权,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项法案不仅被视作前总统特朗普推动的能源发展蓝图的延续,更是美国争论激烈的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间平衡的缩影。此次投票结果极为接近,以218票对214票通过,经过长达30小时的辩论和激烈的党派斗争之后,法案正式送交特朗普总统签署,预计将在美国独立日当天完成签署仪式。此次立法的通过象征着美国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向,也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与争议。 “一大美丽法案”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具体而言,法案将恢复并扩大内陆地区的季度油气租赁销售,明确要求资源丰富的阿拉斯加,包括陆地和近海区域,加快油气租赁程序。
此外,在墨西哥湾地区,法案维持2025年12月规划的租赁销售计划,并在未来15年内安排多达30次租赁拍卖,显著提升该地区的能源开发强度。与此同时,法案还修改了《墨西哥湾能源安全法案》(GOMESA),将传递给湾区州政府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上限从5亿美元提高至6.5亿美元,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利益,使其能更好地支持相关基础设施和社区发展。 这一系列措施呼应了特朗普政府致力于“释放美国能源主导地位”的战略目标。能源部部长道格·伯格姆在一则社交媒体发布中表示,法案将为美国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强大且负担得起”的能源未来,预示着美国将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一些支持者而言,该法案不仅有助于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创造就业机会,更通过能源自主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优化国家安全格局。 然而,这项法案的通过同样遭遇了激烈的反对声音。
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为阻止法案耗尽了近九个小时的演讲时间,但最终未能阻挡多数票通过。环保组织强烈谴责该法案,称其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环保法案”,指出该法案不仅促使美国岸上及近海油气租赁大规模扩张,更可能加剧环境风险,增加生态系统恶化和漏油事故的可能性。像环境组织Oceana的副总裁贝丝·洛威尔就明确指出,当前法案大幅开放海岸线,背离全球减少化石燃料依赖的趋势,危及海洋安全和气候目标。 法案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削弱。相比于之前由拜登政府推动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所带来的清洁能源激励,此次法案取消了很多太阳能、风能制造以及清洁氢气、零排放核能和清洁汽车方面的税收优惠。虽然IRA中增加的碳捕捉税收抵免——俗称45Q税收抵免得以保留,但整体来看新法案减少了对绿色转型的财政支持,从财政角度显现出明显的能源政策取向转变。
从政治层面看,法案的出现反映了美国能源政策的两极分化以及党派利益的深刻对立。共和党议员普遍支持扩大化石燃料开发以支持本土工业、保障能源安全,而民主党则更重视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此次投票结果显示,虽然共和党内仍有少数议员投反对票,但整体支持力度强劲。与此相对的是,民主党以及环保派的反对声音依然清晰且强烈,未来相关政策的调整与争议将持续存在。 法案的通过也对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产生直接推动作用。当前全球能源市场面临供应链不稳定和价格波动的挑战,加上多国纷纷寻求能源安全的背景下,美国扩大油气资源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供应的稳定性,为国内及全球能源需求提供重要保障。
美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及税制改革的组合拳,将进一步增强该产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吸引力,尤其是在油气租赁权的发放和开发时间表上做出积极调整,预计未来数年内美国油气产量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此外,修改后的GOMESA收入分配机制,不仅意味着湾区州政府将获得更多财政收入,也为当地社区带来更多公共投资机遇。这种财政利益绑定机制有望缓解部分地区因资源开发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矛盾,同时促进地区发展平衡。然而,从长期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相关风险管理和事故应对能力仍需不断提升,否则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公众健康风险。 尽管新法案增加了对化石燃料的支持,仍有一些环保及技术进步的亮点被保留。例如,关于碳捕捉技术的税收激励保持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对减碳技术的认可和期待。
碳捕捉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油气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将发挥关键作用。未来若能整合更多创新技术,或可在推动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更优平衡。 总结来看,“一大美丽法案”的通过象征着美国能源政策的深刻变革,重新确立了以化石燃料资源开发为核心的产业优先路径,为实现“能源主导”提供了坚实政策基础。然而,法案引发的环境忧虑和气候目标冲突也凸显出能源转型的复杂性以及政策制定者面临的艰难权衡。在全球快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美国这种以强化化石能源开发为主的策略既展现了国家能源安全需求,也挑战了环境保护和气候承诺的平衡。未来,美国能源政策的发展方向将持续受到国内外多方力量的影响,关注如何在保护生态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实现协调,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