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这座拥有丰富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城市,不仅以其壮丽的金门大桥和迷人的城市景观闻名于世,其商业生态也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两大商场——旧金山市中心的旧金山中心以及位于城市另一侧的斯通城购物中心,让人们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一个从曾经的繁华地标逐渐走向衰落,另一个则在不起眼的起点上焕发新生。这两个故事不仅是对旧金山城市零售变迁的缩影,更为当下和未来的零售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旧金山中心,曾几何时,是市区的骄傲,是繁荣的象征。坐落在市中心,这个商场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购物者的核心目的地。
其广阔的空间和豪华的品牌阵容吸引着来自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的客流。特别是拥有Nordstrom和Bloomingdale’s两大高端百货公司的加持,让这里成为了追求时尚品味和高品质生活方式消费者的天堂。2006年,甚至吸引了加州第一夫人玛利亚·施莱弗亲临剪彩,现场更有空中舞者表演,彰显商场当时的辉煌。然而,辉煌背后却有隐忧。随着时间推移,旧金山中心逐渐暴露出适应现代消费模式转变的不足。尤其是近年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市中心商业活动骤减,游客数量大幅下降,传统零售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商场内的电影院、日间水疗中心及众多零售店相继关闭。最令人瞩目的变化莫过于那两个曾经的商业支柱Nordstrom和Bloomingdale’s撤离,使得这个⻓达150万平方英尺的庞大空间陷入空置困境。2023年,西田集团退出对该商场的管理,失去了其曾拥有的“Westfield中心”这一知名品牌标签。整个商场价值蒸发了10亿美元,目前处于托管状态,即将出售拍卖。尽管部分商店依旧营业,但商场的昔日光彩难以再现,成为了旧金山市中心疫情冲击下零售衰退的缩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旧金山西侧的斯通城购物中心。
曾几何时,斯通城被认为是典型的郊区式购物中心,环境普通,配套设施并不突出,甚至存在电影院老旧和餐饮选择有限的问题。它不像市中心商场那样备受瞩目,游客也很少专程光顾。但如今的斯通城已然成为了一个生气勃勃的零售及娱乐综合体,面积约为80万平方英尺。这里不仅餐厅门庭若市,部分热门餐饮品牌排队等待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停车场常常车满为患。甚至有不少游客从机场直奔斯通城,将其作为旧金山游览的第一站。斯通城的成功得益于多方面因素。
首要的是顺应了现代消费者对体验式消费的热爱。商场不再单纯是购物场所,更是集娱乐、餐饮和社交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商场内引进了高质量的餐饮品牌,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如健身中心、儿童游乐区和多功能活动空间,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此外,斯通城商业综合体注重与社区的紧密联系,打造亲民且温馨的购物环境。地理位置虽不在市中心,但靠近海洋,环境宜人,促使其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也为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场兴衰变迁折射出零售行业的本质变革。
疫情加速了传统商场的转型压力,拥抱数字化与多样化成为生存关键。旧金山市中心的商场因为过度依赖传统零售品牌和高端百货,未能及时调整策略,以致在外部环境剧变时失去了竞争力。反观斯通城则主动拥抱变化,通过多元化业态和丰富体验吸引顾客,展示了现代购物中心的发展方向。这两个商场的命运逆转,也凸显了城市零售环境的深层变革。城市中心核心区的商业模式需重新审视,如何平衡高端零售与多元消费需求,如何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如何打造具备吸引力的生活方式空间,成为摆在商场管理者和城市规划者面前的课题。同样,位于城市边缘或郊区的购物中心不再是简单的购物区域,而是以其灵活性和接地气的定位赢得了广泛认可和消费忠诚。
未来,旧金山及其他大都市的零售生态将更多地基于社区需求,强调体验感和互动性,这对商场的功能和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看,旧金山两大商场的故事提醒人们,商业繁荣不可能永远依赖过去的荣光,唯有不断创新和适应,才能在激烈竞争和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斯通城购物中心成为新型商业模式的成功典范,而旧金山中心的衰落则是警示,启示着零售业主和城市管理者:只有真实关照消费者的需求,融合创新理念,注重社区关系,才能迎来繁荣的未来。对消费者而言,这种转变也意味着购物体验将更加多元、便捷且富有趣味。展望未来,旧金山的城市零售格局必将继续演变,以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