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因其最新发表的支出审查计划而倍受争议,遭到独立财政研究机构——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简称IFS)的严厉批评,指责其在财政数据和政策制定上存在“编造数字”的嫌疑。这场风波不仅揭露出财政政策制定背后的复杂博弈,也揭示了英国当前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里夫斯在最新的支出审查中承诺,大幅削减政府白厅各部门的行政开支,以实现更为严格的财政纪律。据她介绍,财政部逐一审查了每个部门未来三年的预算计划,力图通过“逐项分析”寻找节省开支的空间。然而,IFS主任保罗·约翰逊对此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他透露,财政部实际上并未进行真正细致的部门预算分析,而是统一下达了减少所有行政开支的指令,要求所有部门在三年内削减10%,到2029-2030年再削减5%。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忽略了各部门的不同需求和执行能力,也未考虑某些部门可能面临的预算增长计划。约翰逊进一步表示,这种粗暴的预算削减并非严肃、科学的政策制定流程的结果,他甚至半开玩笑但仍严肃地指出,财政部这种做法颇有“编造数字”的嫌疑。财政审查发布的同时,英国经济也传来不利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ONS)的最新数据,英国第二季度初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录得0.3%的环比收缩,创下自去年十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这远超市场预期,令经济前景更添不确定。而经济的疲软背景下,IFS警告称,财政大臣里夫斯所承诺的财政平衡空间正在迅速缩小,目前的预算“富余”中已有约25亿英镑被侵蚀。这意味着,要想维持财政赤字目标,极有可能不得不依赖新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加重纳税人的负担。
关于税收政策,里夫斯并未排除未来会有更多税收增加的可能性。她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鉴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没有任何财政大臣能在执政第一年就确定未来四年的所有预算安排。她坚称,政府目前所有计划,包括总投资达1130亿英镑的重大项目,都是有充分资金保障的。与此同时,财政部的支出削减方案也将一部分原本由中央政府承担的警察和社会护理费用,转嫁给地方政府,令地方政府通过提高市政税(Council Tax)来筹措资金。此次市政税的涨幅预计将创下近几十年来的最高纪录。约翰逊指出,这种举措实为财政审查中的“隐形刺刀”,表面上节约了中央开支,但实质上加重了普通民众的税负压力。
财政审查风波不仅暴露出财政管理的严峻困境,也让民众对政府未来经济政策充满疑虑。简单的“一刀切”削减措施能否真正实现财政平衡?高企的市政税和潜在的增税压力是否会拖累经济复苏?经济专家普遍认为,只有深入且科学的部门预算分析和结构性改革,才能为英国经济注入活力,减轻民众负担,同时确保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行。英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微妙的调整期,政策制定者必须在财政纪律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平衡。伴随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里夫斯和其团队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复杂。公众和市场对于财政透明度和政策有效性的期待也随之提高。未来数年,财政审查效果的真实检验将成为英国政治和经济舞台的焦点。
财政部需凭借科学数据支撑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重塑公众的信任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