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合理界定责任和监管边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美国参议员辛西娅·卢米斯于2025年提出的负责任创新与安全专业能力法案(Responsible Innovation and Safe Expertise Act,简称RISE法案)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为专业人士与AI开发者之间的责任分配树立法律框架。然而,尽管该法案被誉为“及时且必要”的起点,但业内反应普遍指出其细节不足及对AI开发者的责任保护过于宽松,亟需进一步完善和讨论。AI技术正深刻改变医疗、法律、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专业人士越来越依赖这些智能工具辅助决策。RISE法案的初衷是在保障这些专业人士能够清晰了解AI工具的能力与局限性的同时,为AI开发者提供一定的法律保护,避免其因模型不可预测的复杂行为而承担无限的责任。具体而言,法案要求AI开发者公开模型规格和相关技术文档,以便医生、律师和工程师等“学科专家”能够明智使用工具,但同时赋予开发者广泛的法律豁免权。
尽管此举旨在激励创新并避免法律诉讼阻碍技术进步,却被部分研究人员和社会舆论视为对AI公司的“特殊待遇”。锡拉丘兹大学的哈米德·埃克比亚教授指出,法案将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转向了专业用户,要求他们在不完全透明的信息基础上承担后续风险,而对开发者则仅要求形式上的技术透明,免除了更广泛的法律责任。在医疗领域这一争议尤为凸显。由于AI诊断工具的复杂性和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人类医生与AI的协同工作模式在部分研究中出现了反常现象——在某些情况下,AI单独完成诊断的准确率反而高于人机结合。这引发了新的医疗事故责任归属难题:如果严重错误发生时医生未能有效干预,责任该由谁承担?传统的医疗责任保险也难以涵盖此类人工智能相关的风险。与此同时,符合法案要求的透明文档,如模型卡(Model Cards)和技术规范,能否真正帮助专业人士掌握AI系统的隐患和偏差,也存在较大疑问。
美国负责任创新组织(Americans for Responsible Innovation,ARI)的政策副总裁贾斯汀·布洛克警告,若无第三方独立审计和严谨的风险评估,仅靠开发者自行发布的技术说明,可能导致使用者产生虚假的安全感,进而增加潜在损失。另一方面,非营利研究机构AI未来项目(AI Futures Project)也对法案的透明度和公众知情权表达了不满。他们强调公众有权了解AI系统背后的价值观、目标、偏见和指令,而不仅仅是技术细节。法案所提供的豁免机制,可能导致公司选择不充分披露关键信息,通过有限透明换取法律保护,进而规避公众和监管的监督。法案的限制范围也相对狭窄,主要针对由专业中介(如医生或金融顾问)使用AI,并将其作为辅助决策工具的场景。像佛罗里达一例由AI聊天机器人引发的未成年人悲剧事件,则未在该法案中得到明确回应。
未成年人用户直接与AI系统互动的风险和责任归属仍是法律盲区,引发外界对法案覆盖面不足的关注。相比之下,欧盟在人工智能责任规范方面采取了更为严谨和以人权为核心的立法路径。尽管其2022年提出的AI责任指令因产业游说于2025年撤回,欧盟整体的AI监管框架仍坚持透明、安全和赋权用户的原则。欧盟要求开发者在产品上市前就展现符合安全及透明化标准的证明,强化对最终用户尤其是易受影响群体的保护。美国的RISE法案采取“风险为本”的监管策略,注重过程管理、技术文档和偏见检测,偏重于制度层面而非赋予用户具体法律权利。对此,研究者们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应更多关注风险源的识别与规避,而非简单的用户诉讼权利,但也有人呼吁立法应更直接保障受影响人员的权利。
美国法律专家菲利克斯·希普凯维奇指出,给予AI开发者有限的法律豁免权是合理的法律设计,毕竟开发者难以控制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所有行为,但若未来法案能在透明义务和风险管理责任上更进一步,就可望实现对各方更加平衡的保护。卢米斯本人也将RISE法案定位为“面向专业级AI的首个有针对性的责任改革”,同时暗示该法律方案尚在完善阶段,期待业界反馈和改进建议。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动态且渐进的过程。虽然RISE法案目前在透明度、责任边界和公众保护方面存在不足,仍不可否认其作为引入联邦层面AI责任规范的重要起点意义。未来,伴随技术复杂度增加和更多使用案例涌现,政策制定者需结合专家建议和国际经验,逐步补充完善法律细则,推动AI技术安全且负责任地发展。只有在保障创新活力的同时,切实保护使用者权益,才能构建健康且可持续的人工智能生态环境。
预计若该法案最终通过并成为法律,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生效,届时相关规定将对AI开发者和专业用户产生广泛影响。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技术革命的核心力量,其法律监管框架的完善注定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协商。目前,卢米斯的RISE法案以“及时和必要”受到认可,但仍需在透明义务、风险管理和责任承担三大核心领域进行更加细致的修订。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技术的创新推动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和谐统一,迎接一个更加安全、透明、有责任心的人工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