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资产,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金融市场和法律监管的巨大变革。南非作为非洲金融中心,其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备受业界关注。2025年5月15日,南非高等法院在标准银行诉南非储备银行及其他案件中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裁定加密货币不属于南非现行外汇管制法规管辖范围内的“货币”或“资本”。这一判决不仅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和金融科技创新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暴露了南非在数字资产监管方面的制度空白。案件的起因源于南非储备银行针对Leo Cash and Carry(Pty)有限公司的调查,该公司通过南非本地交易所购买比特币,并将加密资产转往海外交易平台。南非储备银行以该行为涉嫌违反外汇管制法规中禁止未获财政部批准的向非居民支付以及未经许可资本出口为由,宣布其在标准银行和内德银行所持有的超2600万兰特资金没收。
标准银行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外汇管制法规不适用于加密货币资产。法院经过审理,支持了部分立场,认为现有法规未将加密货币纳入“货币”或“资本”的定义范畴,强制适用将违背刑事法规应狭义解释的基本法理。法院强调,传统货币由中央权威支持并纳入国家金融体系,而加密货币去中心化、无国家背书,无法等同视为法定货币。此外,法院指出,若加密钱包视同银行账户,其应受到相应法规的监管和资产扣押,但事实上,加密资产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难以纳入传统金融监管工具之中。判决虽因上诉程序而暂时搁置,但其在法律和市场层面的影响已经显现。对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而言,临时摆脱了南非储备银行基于外汇管制的直接监管压力,得以更灵活地开展跨境业务。
这一“监管缓冲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时间窗口,但也带来合规和信誉风险,需要行业参与者谨慎应对。与此同时,判决暴露出南非当前数字资产监管体系的缺陷和空白。现有法规无法有效规范加密资产的跨境流动及风险防范,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和金融稳定性隐患。与此同时,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面对加密资产客户时,虽无需履行外汇管制义务,但反洗钱、防止恐怖融资及审慎管理的要求依旧不可忽视,这形成了法律执行上的“两难困境”。此外,判决对资产抵押、质押权益及破产处理的法律关系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促使加密资产相关合同及担保设计亟待重新审视,确保在法律框架内实现资产安全和权利明晰。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南非必将加速推进针对数字资产的专门立法,填补法律监管空白,实现对加密货币及相关业务的有效监管。
此前南非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IFWG)2021年的立场文件及南非储备银行202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均为此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背景。为应对未来可能的监管收紧,加密资产服务商和金融科技企业应持续强化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等合规措施,提前适应包括资产跨境转移在内的新规要求,积极参与监管政策的公开征求过程,以促成合理且切实可行的监管框架。南非标准银行诉南非储备银行案不仅是一起简单的财产没收争议,更成为数字金融时代法律体系适应和变革的标志性事件。它提醒市场参与者,数字资产虽暂时获得一定的法律宽松,但监管演变不可逆转,依法合规运营、积极应对政策调整,才是未来获胜的关键。随着各界对于数字经济重要性的认可和监管趋势的明朗,南非在制定新一代数字资产法律政策时,将有机会打造兼顾创新与风险防控的现代金融治理体系,推动整个非洲甚至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