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制造集团斯泰兰蒂斯宣布更换汽车润滑油供应商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工会表示,此举将直接导致意大利境内超过500个工作岗位面临巨大风险。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跨国汽车集团,斯泰兰蒂斯的这一决定不仅影响了供应链结构,也动摇了本土企业的生存根基,给意大利汽车制造业带来了深远的冲击。斯泰兰蒂斯此次将润滑油供应从由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怡保棕榈油公司(Petronas)旗下的本土品牌塞勒尼亚(Selenia)切换至法国的道达尔(Total),终止了长达112年的合作历史。塞勒尼亚品牌早前隶属于菲亚特集团,历史悠久并深耕意大利市场,是菲亚特乃至后续成立的斯泰兰蒂斯集团重要的本地供应链组成部分。工会方面指出,这次供应商切换对意大利本土员工劳动保障带来严重威胁。
约有450名工人分布在菲亚特诞生地都灵,以及70名工人在地处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他们的岗位安全因此面临巨大压力。乌尔姆(UILM)工会代表强调,将动用一切可行手段,努力争取保护被迫受影响工人的权益。过去几十年,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意大利工业经济的核心,尤其是菲亚特的诞生地都灵,工厂繁荣带动了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如今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和产业链调整不断,传统制造业正经历结构性变化。斯泰兰蒂斯作为意大利唯一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曾在2024年汽车生产量降至约47.5万辆,创下自1956年以来的新低。对于这一现状,相关工会对意大利汽车产业未来的稳定发展表示了担忧。
此次润滑油供应商更换事件反映出多方共振的复杂因素。一方面,斯泰兰蒂斯出于成本控制及供应链优化考虑,选择法国道达尔作为新供应商,以寻求更具竞争力的合作条件和提升全球供应链效率。另一方面,长期合作的塞勒尼亚品牌失去重大客户后,势必面临生产萎缩,波及大量员工的就业安全。意大利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在吸引外资与保护本土产业和就业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亟需解答的问题。对于汽车产业上下游的供应商来说,持续的市场变革与全球供应链布局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
部分供应商表示,依赖单一大型客户存在较大风险,未来必须多元化布局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此外,斯泰兰蒂斯旗下众多品牌如菲亚特、标致、雪铁龙、欧宝及吉普等,其产品布局的调整也将进一步影响供应链需求。行业专家认为,在全球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浪潮下,传统润滑油和汽车部件供应链结构不可避免迈向深刻转型。工会的积极呼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显示了对本土劳动力保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制造业转型阵痛期的艰难。未来,如何促进技术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扶持传统企业在新形势下实现转型升级,将是意大利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分析人士指出,斯泰兰蒂斯的供应链转换固然带来阵痛,但亦为其抢占全球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市场的战略调整铺路。
此举能够聚焦于合作伙伴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研发优势,从长远角度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然而短期内,意大利本土就业与地区经济发展承受压力不可忽视。对于员工而言,职业培训与再就业支持成了重要课题。政府和企业需共同承担起责任,推出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缓解结构性就业冲击。综上所述,斯泰兰蒂斯更换润滑油供应商的决定在表面上看似一项商业采购调整,实则蕴含深刻的产业链重组信号。这一变化直接影响意大利本土超过500名员工的岗位安全,暴露出传统汽车制造业面对全球市场变迁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如何平衡全球资源整合与本地就业保护,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将成为塑造意大利汽车产业新格局的核心要素。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参与者,斯泰兰蒂斯以及相关各方均需携手合作,应对时代变革带来的复杂局面,实现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