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印度尼西亚汽车市场迎来显著的销量下滑。据本地汽车行业协会Gaikindo的批发数据统计,当月新车销量为60,613辆,同比下降15%,较去年同期的71,391辆显著减少。这一数据延续了印尼汽车市场去年以来的疲软态势,反映出消费信心的普遍降低和更为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印尼汽车销量曾于后疫情时期达到一波高峰,但随后的市场表现逐渐趋缓。2024年同期销量下跌了13%,而2025年5月的15%降幅更显示出市场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在消费者对于大额支出变得愈加谨慎的背景下,汽车作为高价值耐用消费品的销售承压明显。
经济环境方面,印尼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率由此前季度的5.0%微降至4.9%。这一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需及出口的疲软。国内消费减弱直接拖累了汽车市场需求,而出口表现也并未带来明显提振。为应对经济放缓压力,印尼央行——印度尼西亚银行(Bank Indonesia)在5月份将基准利率下调至5.50%,是自2024年利率峰值6.25%以来的第三次25个基点降息,旨在刺激投资和消费。但目前来看,对汽车市场的提振效果仍有限。 印尼汽车市场的细分领域表现亦有所差异。
前五个月,整车销量同比下滑5.5%,达到316,981辆。轻型乘用车销量下降5%至248,897辆,商用车销量则减少逾6%,为68,084辆。这样整体下行的趋势,突显出车企和经销商在市场营销与客户争取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车企销量方面,日本品牌在印尼市场曾占据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市场疲软,丰田汽车(Toyota)逆势增长2%,累计销量达到106,027辆。丰田受到Hilux Rangga皮卡和Innova MPV等热销车型的推动,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其它日本品牌如大发(Daihatsu)、本田(Honda)、三菱(Mitsubishi)、铃木(Suzuki)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跌幅分别达到22%、29%、13%及22%。 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传统内燃机车型需求的减弱,也彰显了中国品牌快速崛起的影响力。中国汽车制造商凭借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在印尼市场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热潮。2025年前五个月,电池电动车(BEVs)销量几乎实现三倍增长,达30,152辆。中国品牌BYD旗下Denza品牌贡献了15,978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SAIC-GM-Wuling)4,735辆及奇瑞/欧萌达(Chery/Omoda)4,081辆。 这种车型结构的变化标志着印尼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及政府新能源政策持续推动的结果。
印尼政府近年来积极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减免电动车购置税和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均为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量和出口表现方面,2025年前五个月印尼汽车总产量下降1.4%,为466,290辆。然而,整车出口则呈现逆势上扬,增长超过7%至192,501辆,表明印尼制造商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仍具潜力,出口对汽车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悄然增强。 展望未来,印尼汽车市场短期内仍面临需求不足、消费信心受损及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压力。业内专家指出,弱势的购买力是造成销量下降的主要根源。若宏观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消费者信贷环境收紧,将进一步抑制汽车销售。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为行业带来新希望。印尼丰富的镍资源为电池制造提供坚实基础,若相关产业链能够快速完善且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新能源汽车或将成为拉动市场复苏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综上所述,印尼汽车市场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阶段。传统燃油车销量的下滑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车企和经销商迫切需要创新产品和营销策略应对挑战。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经济恢复的步伐,将在未来数年内决定市场的复苏力度和发展方向。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合理且技术先进的新能源车型无疑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行业各方的协同合作将是推动印尼汽车产业持续向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