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代币化股票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热点。所谓代币化股票,是指以数字代币形式代表传统股票权益的新型金融工具。它依托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实现股票发行、交易和结算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有望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流动性和透明度。然而,随着这一创新产品的兴起,美国传统金融领域出现了强烈的监管争议。证券业与金融市场协会(SIFMA)作为代表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要团体,近期公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达了严正关切,敦促其拒绝给予区块链代币化股票特殊监管豁免。SIFMA强调,此类创新产品不应绕过联邦证券法既有的监管架构,投资者保护机制必须得以完全切实执行。
SIFMA的担忧主要源于目前部分加密领域公司向SEC申请无执法行动(no-action)函或豁免救济(exemptive relief),试图在未经过完整法定程序的前提下推广代币化股票业务。无执法行动函意味着监管机构不会对相关产品采取执法措施,而豁免救济允许某些产品暂时不适用全部证券法规以供测试。这些措施在特定情境下有利于鼓励金融创新,但若宽泛应用于代币股票领域,则可能打破既有的市场公平和监管体系。SEC的加密货币专项工作组领导委员Hester Peirce曾在今年五月暗示,SEC正在考虑为利用区块链发行、交易和结算证券的公司设立潜在豁免令,希望缓解平台入市难题。她指出,过于严格且不适配新技术的传统法规可能阻碍创新发展,豁免令有望解决“鸡与蛋”困局,即因为监管成本和限制导致交易平台稀缺,反过来又使得代币化证券流动性萎缩。然而,SIFMA对这种监管放松表达了强烈反对。
其认为,任何对现行证券市场监管架构重大调整,都必须通过更为透明且广泛参与的法规制定流程,即“公告征求意见程序”(notice and comment process)。简言之,SEC不能轻率批准无执法或豁免救济申请,而应推动制定正式规则。而且,代币化股票的特殊性质意味着它们直接涉及公众投资者的权益保障,缺乏完善的监管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信息披露不足、市场操控等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代币化股票的重要推动者,部分知名加密交易平台如Coinbase和Kraken已多次表达希望获得SEC许可,计划在市场上推出代币化证券交易服务。尤其是Kraken目前已在部分非美国司法管辖区上线了代币化股票交易,虽然尚未向美国本土投资者开放。市场观察者认为,若美国监管能够明确规则并适度放宽合规负担,将促进这一新兴市场健康发展,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创新企业进驻。
但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对此保持高度警惕。拥有庞大市场份额和监管资源的传统金融玩家,担心代币化股票若获得宽松政策,将冲击其市场利益和权力结构。历史上,任何金融创新和普及都面临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稳定的监管体系和权威机构的决策显得更加重要。观点领袖Alexander Grieve曾形象地称“金融领域的旧神不会轻易分享权力”,反映了传统金融大佬对于区块链技术快速进军资本市场的戒备心态。从监管角度看,律师和业内专家普遍认同SIFMA的程序合理性。Consensys区块链软件公司的全球监管负责人Bill Hughes表示,若要改变散户投资者如何接触证券、尤其是公开交易股票的规则,应通过正式的公告征求意见规则制定,而非个别豁免或无行动函。
不规范的双重世界既不利于监管机构,也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困惑和风险。加密行业的价值在于连接传统金融与技术创新的桥梁,但如何在促进创新与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之间取得平衡,无疑是监管机关必须面临的巨大挑战。未来,SEC如何权衡不同利益方诉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代币化证券监管规则,将极大影响美国乃至全球代币化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预见,监管透明度提高、执法态度明确以及多方参与的程序流程,将成为代币化股票合规化的关键保证。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和区块链企业之间的互动也还将继续演变,推动双方探索融合创新的可能路径。作为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代币化股票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自动化优势,潜力巨大。
但任何技术红利的释放都离不开稳健的监管架构护航,只有在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活力才能真正得到释放。SEC及其下属的加密专项工作组在听取来自各方意见后,必将慎重推进对代币化证券的监管政策制定。未来金融市场如何在传统一直保持优势的资本渠道与充满活力的数字资产世界之间寻找平衡,值得所有市场参与者持续关注。随着代币化股票不断走向成熟,推动建设一个既创新包容又安全规范的金融生态系统,将成为行业上下游共同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