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数字资产,逐渐被全球企业纳入企业财务库管理范围。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将部分现金储备转换为比特币,期望利用其潜在升值空间对冲法币贬值风险。起初,这一趋势被视为试验性质,但伴随着诸如Strategy公司等先锋企业的大规模入场,比特币的企业财务库应用迅速成为市场焦点。到2025年中,全球已有超过220家上市公司采用此策略,合计持有比特币约592,100枚,折合约600亿美元的市值。这一现象催生了“比特币代理”概念,指的是这些公司的股价与比特币价格密切相关,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些股票间接获得比特币市场的曝光度。持有比特币确实为这些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特别是在牛市周期中,比特币储备价值的快速增长显著增强了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实力,也吸引了寻求加密资产敞口的投资者。
一些企业高管甚至将比特币称为“数字黄金”,视其为长期价值储存工具,能够有效抵抗通胀风险。以Strategy公司为例,其自2020年开始大规模购入比特币,股价因此上涨近十倍,投资者收益显著。 然而,VanEck作为全球知名资产管理机构,对企业大规模持有比特币的风险提出了严肃警告。VanEck数字资产研究负责人Matthew Sigel指出,部分企业正处于“资本侵蚀”的边缘。资本侵蚀指的是尽管企业持有比特币资产,但整体公司价值或股东权益却出现缩水。Sigel特别关注这些企业是如何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的。
许多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或借款融资购币。当企业股价高于净资产价值(NAV)时,发新股可以为现有股东创造价值,因为融资金额远高于资产账面价值。这种情况下,融资是增值的。然而,该融资模式仅在股价保持高位时有效。一旦股价接近或低于净资产值,再次发行新股便可能对现有股东造成稀释,无法带来实际资产价值提升。 以美国医疗技术公司Semler Scientific为例,其大规模持有比特币最初推动了股价上涨,但到2025年中,尽管比特币价格攀升,Semler股价却暴跌超过45%。
更令人担忧的是,Semler市值竟低于其比特币持仓价值,显现市场对公司资产高估的分歧。股价折价现象使Semler未来通过股权融资变得困难,因发行新股会进一步稀释股东权益,形成负反馈回路,最终导致资本侵蚀风险加剧。 Semler案例鲜明揭示了企业过度依赖比特币带来的多重风险。比特币的极端波动性不仅会引发公司整体市值剧烈起伏,同时也将影响其融资能力和市场信心。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公司高管普遍存在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轻率追逐比特币升值预期,而忽视其深远的价格波动和潜在破产风险。更有研究揭示,比特币价格呈现“厚尾”分布,即极端价格崩盘并非偶发,而是常见现象,这无疑增加了财务库持币企业的系统性风控难度。
另外,Grayscale比特币信托(GBTC)的起伏为企业深刻诠释了市场流动性和溢价消亡的风险。GBTC曾长期以溢价交易,但2022年至2023年市场下行期间,溢价迅速变为沉重折价,持有者即使比特币价格没有成比例下跌,却遭遇巨大亏损。这主要跟市场新推出低费率比特币ETF抢占流量、流动性减少以及无法赎回机制有关。成立此类信托的公司若无充足流动性和赎回通道,在市场大幅调整时可能面临被迫抛售资产的压力,形成严重资金链风险。 比特币所在区块链生态本身存在复杂的系统性隐患,智能合约清算、代币间相关性以及中心化交易所风险,均可能引发价格连锁反应。这些因素常被传统财务管理忽视,导致企业未能在资产配置中充分考虑到极端市场情景下的风险暴露。
VanEck强调,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风险模型,坚决不被短期牛市迷惑,做好极端市场下的压力测试,避免资本被无序波动侵蚀。 此外,VanEck提醒企业应警觉融资策略的隐患。过度依赖股权或债务融资筹集比特币资金,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依赖高杠杆的模式,市场一旦转凉,企业将面临资不抵债或无法偿债的窘境。诸如Lehman Brothers和Bear Stearns等大银行的崩盘,都因过度杠杆和风险管理失败引发连锁破产。近似的风险,也潜藏在当前大量通过发行新股购币的企业中。在股价跌破NAV时持续融资无异于加速资本流失,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和股东信心崩溃。
从历史教训看,对比特币持仓企业的管理者需全面理解资产波动性,并从行为金融、风险控制及战略调整角度保持清醒。开拓性地视比特币为企业资产的补充,而非唯一战略焦点,是避免危机的关键。分散投资、设置止损、明确买卖时机以及调整高管激励结构,是防止盲目扩张和资本侵蚀的有效手段。VanEck建议,当企业股价连续低于净资产价值95%时,应暂停新股发行以防止恶化股东权益稀释,同时可以考虑通过股票回购等措施缩小估值折价,稳固投资者信心。 如果盘中发现企业股价长期低于比特币持仓的实际价值,则需审慎重新审视财务策略,必要时通过业务重组、资产剥离或退出比特币核心策略来释放潜在股东价值。管理层的薪酬方案应更加注重股价表现而非单纯持币数量,防止盲目囤币带来风险积聚。
此外,提升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定期公布压力测试结果,有助于减少投资者恐慌,稳固市场预期。 综上所述,虽然比特币为企业财务库注入了创新动力和潜在的高收益机会,但其数字资产特性决定了其高风险和高波动性。VanEck的警告不仅呼吁企业正视比特币持仓背后的复杂风险,更强调科学的风险管理与融资策略调整是守住资本安全的关键。未来,掌握合理资产配置和清晰风险导向的企业,方能在加密资产浪潮中实现真正的价值增值,避免被市场剧烈波动所吞噬。换言之,比特币持仓的核心,不在于谁持有更多,而在于谁能有效管理风险,在下一轮市场调整中保持稳健的财务健康和经营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