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再次升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尽管美国股市在消息发布后出现一定回调,但整体表现显示出投资者在面对贸易不确定性时的复杂反应,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出现小幅下滑,而标普500指数则表现相对坚挺。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轮贸易摩擦的背景、对市场的具体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洞见。 美国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长期以来的贸易关系对全球经济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近期围绕钢铁和铝制品关税的争端加剧,尤其是美国总统提出将钢铝关税从25%提高至50%,使得原本就脆弱和复杂的谈判局面更加紧张。中国方面则指责美国违反了日内瓦关税停火协议,并宣布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双方的相互指责加深了市场对贸易前景的担忧,使得股市波动进一步加剧。 具体来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这轮消息冲击中呈现出轻微的下跌,跌幅在0.1%左右,显示出传统工业板块在贸易壁垒加厚的环境下承受一定压力。与此同时,作为科技股重镇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也出现约0.14%的下滑,反映出高科技板块对全球供应链影响的敏感性。然而,标普500指数微涨0.03%,这表明市场内部对于经济基本面的信心尚存,同时某些大市值科技巨头的强劲表现对指数形成了支撑。 虽然股市略有波动,但有趣的是市场的短期反应较以往有所缓和。专家分析指出,从四月以来,股市对贸易消息的敏感度有所降低,投资者逐渐适应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波动,并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数据。
以“壮丽七巨头”为代表的科技龙头如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英伟达等,依然引领市场上涨,在五月份带动指数创下近30年来的最佳表现,这种强劲的技术股表现部分抵消了贸易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贸易战加剧的背景下,制造业的数据也显示出承压的迹象。根据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最新报告,五月份制造业活动连续多个月收缩,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8.5,低于50的阈值意味着整体经济活动处于收缩区间。此外,进口指数跌至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出由于关税升高和全球需求减弱,企业采购和供应链活动显著放缓。尽管如此,另一项来自S&P Global的数据则显示制造业PMI短暂回升至52,反映出部分供应链环节出现库存积累,可能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活动预热。 除了贸易政策的直接影响,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也在变化。
内部对是否在下半年实行降息的争论逐渐升温,部分官员认为由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是暂时的,有利于政策灵活调整,而另一些则担忧长期通胀或给经济带来更大风险。美联储理事巴勒(Chris Waller)日前公开表示倾向于视关税引起的通胀为短暂现象,支持在政策制定中“忽视”这一影响。这种立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对严格货币紧缩的担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在贸易紧张加剧后出现回落,投资者在评估贸易战风险和通胀压力时,增加了对避险资产的需求。黄金期货价格应声上涨,进一步体现了市场在不确定时期对传统安全资产的依赖增强。能源市场方面,尽管中东和供应动态复杂,但由于OPEC+宣布7月份增产幅度低于预期,油价实现明显上涨,进一步彰显地缘政治和政策决策对资本市场的连锁影响。
从个股表现来看,钢铁和铝行业公司因关税调整反应强烈。美国本土钢铁制造商如Cleveland-Cliffs和Nucor的股价大幅上涨,反映出市场预期关税将保护本土产业免受海外低价产品冲击。而这些举措则对汽车制造业如福特和通用汽车构成压力,相关股票普遍下跌,显示出上游成本增加可能侵蚀企业利润并影响投资者信心。特斯拉的股价则表现相对坚挺,但在欧洲市场销量下滑的压力未减,尤其除了挪威外,其他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对其增长构成挑战。 目前,全球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本周即将公布的重大经济数据,其中以五月非农就业报告最受瞩目。该数据将成为评估贸易摩擦及利率预期对美国经济实际影响的重要风向标。
此外,建筑支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以及价格支付指数等经济指标也将为市场提供更多解读空间,帮助投资者判定经济基本面是否具备足够韧性抵御外部冲击。 总结来看,尽管美国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带来了不确定性并对部分股指造成压力,但市场整体表现显示出一定的韧性,投资者正逐渐调整心态,更加注重基本面数据和货币政策态势。科技板块的强势引领为市场注入动力,而制造业收缩和输入型通胀的现实则提醒参与者需防范潜在风险。未来几周经济数据将为市场走向提供关键线索,而美联储对关税影响的政策立场也将继续成为影响投资判断的重要变量。投资者在布局资产时,需关注宏观经济变化、贸易谈判进展以及政策制定的动态,灵活应对波动,力争在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寻找稳健增长的机会。